矿产开发威胁云南“三江并流”世界遗产地
云南省雄心勃勃的矿产开发计划可能危及“三江并流”世界遗产地。2月中旬,云南省一主管官员强调背后的意义,要把地质找矿对外合作纳入“桥头堡”国家战略建设,力争实现更多地质找矿突破,初步建成“七大矿业开发基地和七个矿业经济区”。
这得益于,“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七彩云南同时也是矿藏丰富的“有色金属王国”。寻宝步伐正在三江成矿带穿梭,而作为世界自然遗产的“三江并流”难免危机暗藏。“三江并流”最早由联合国科教文卫官员1984年在卫星图片上发现,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三条江在高原上并行向南数百公里而不融合,地质、生态、美学价值以及生物多样性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云南省遂根据联合国官员建议申遗。2003年7月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三江并流”之名应运而生。整个遗产地总面积1.72万平方公里(包括核心区和缓冲区),由8个独立的片区组成,核心区总面积0.94万平方公里,其中的红山片区是遗产地景观资源价值的典型展示区。
正是这独特的地质环境蕴育了三江区域与众不同的矿产资源。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李连举介绍说,三江成矿带是中国最具潜力的矿产资源区,在全国16个最重要成矿带中排名第一,又称一号成矿带。
公开资料显示,云南将从2010年开始,以铜(钼)、铅、锌、铁、铝、金等为重点矿种,以“三江”成矿带为主,划定勘查区块。云南省政府、各州(市)政府分别成立了协调领导小组,专司保障和推动之责。
行动不可谓不迅速,云南省实际较国家计划(2010年末国土资源部正式提出全国找矿行动)提前一年即已启动三江成矿带的勘察,16个整装勘查区中三江成矿带独占8席。成果不可谓不丰富,目前,已在香格里拉县、鹤庆县和麻栗坡县分别发现超大型铜矿、金矿和钨矿各一座,这使得云南铜资源总量已经赶超江西,位居全国第二。李连举相信,“只要打破常规组织,还可以找到更大的突破。”但专注滇西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中国项目首席科学家龙勇诚却毫无欣喜,在记者面前甚至显得捶胸顿足,“这不是明摆着要让云南成为又一个矿业区吗?可这里拥有世界上独有的一千多种物种,这些罕有的基因,说不定哪天就能解决人类的生存问题。”他提及的一个佐证是,如果不是李必湖(袁隆平当年助手)当年在云南发现一棵野败稻(野生的雄性败育稻,国际上称为WA)并培育出五粒种子的话,袁隆平怎能培育出杂交水稻?如果不是这个特有基因,十三亿人的口粮问题如何顺利解决?
事实上,民间的探矿行为早已开始。1987年,龙勇诚还在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从事滇金丝猴的保护研究,他说,原始森林中四处可见探洞,只不过探钻手段原始,自从大型机械开进林区后,矿洞越开越大,采矿、选矿规模日益扩大,尾矿堆积如山,填满两座山峦之间的峡谷。后来,他在寻找滇金丝猴途中,时常能遇到澳大利亚等国的公司探矿人员。
香格里拉县的一位当地人士也证实,他所处的林区以国家或大公司的铜矿居多,没有矿区之前,小中甸镇上卡车很少。从八年前开始,镇上的卡车每年剧增五六十辆,目前数量过千,主要给矿区运矿石。而自然之友总干事李波记得,前四五年,他每两三个月在去香格里拉的航班上,总能看到一些操江浙口音的男子人手一本矿产资源报告书。
富足的矿产已招致私挖滥采,当地政府对此从来严惩不贷。据报道,仅2009年,云南省即查处无证采矿2185起,核减探矿权勘查区块面积1万余平方公里,勘查区块面积缩减了9.3%。不过,云南省三江并流管理局局长刘文3月8日在电话中仍坦陈,遗产地范围可能还存在极少数历史遗留的探矿点,但现在想继续采矿是不可能的,目前正在积极关闭。
也正是这极少数历史遗留问题,让“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获批后第三年(2006年)就不得不考虑“瘦身”。一位知情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当时的遗产地红山片区已经面目全非,缺乏遗产地价值和意义,从2004年起,世界遗产大会就将“三江并流”地区列为重点监测保护项目,并于2006年派出包括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专家在内的专家组实地考察。
事后,IUCN在公开的评估报告中总结说:采矿业、旅游业的入侵以及边界修改,还有迟迟没有公开的水电开发计划和有关的环评报告,使得我们对于该遗产地未来的完整性问题更加担忧。同时,遗产地边界内正在进行中的采矿作业同样表明它有可能被列入世界濒危遗产名录。
而有关边界细化即“瘦身”问题,评估报告称,遗产地包括的红山片区核心区面积减少13%,因此红山片区和哈巴雪山片区的边界修订不属于微小调整,应按遗产地边界重大调整重新申报。最终,遗产地原红山片中的一个核心区至少缩小数百平方公里。记者获得的一份矿带矿产资源一览表显示,如今仅在红山片区一、二级保护区内的金、铜(钼)、钨、铅锌等金属矿就有16座之多,部分矿藏已处于“已利用”状态。而李连举副厅长也证实,边界细化后,红山片区减少部分即为一铜矿所在地,这实际意味着,为了开矿,不得不让遗产地范围合法“瘦身”。
保护与开发的矛盾过去没有消弭。甚至在三江并流申遗之前,迪庆藏族自治州就致信云南省表达忧虑,申遗成功后可能给滇西北在修路、建电站、开矿产、旅游业等经济发展上带来限制,并请求退出遗产范围。
保护与开放的矛盾以后会否消弭?刘文告诉南方周末,去年“三江并流”细化边界获得通过后,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承诺,遗产地范围内不会出现大型工程,而云南省也向国务院作了保证。他还说,“曾有人打着中央的旗号想在遗产地区域内探矿采矿,我说遗产地不仅属于中国,还属于联合国的,除非你找联合国批。”面对记者再三追问未来遗产地范围内会否有探矿点时,会否因找到矿藏而再度申请调整边界时,李连举表示绝对不会,“即便找到大型矿区,如果联合国不让开,我们就不开”。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