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旅游 >

[京华时报]信任危机正倒逼红会走出旧模式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谢东樱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7-17 00:30 
核心提示:红十字会的社会公信力下降,绝不仅是自家的事,更关乎国家与政府的形象,关乎众多慈善组织的建设,关乎中国社会的道德体系建设。

本报特约评论员姜泓冰

红十字会的社会公信力下降,绝不仅是自家的事,更关乎国家与政府的形象,关乎众多慈善组织的建设,关乎中国社会的道德体系建设。

中国红十字会眼下可谓麻烦不断。

郭美美事件才告一段落,审计署又发现红会有200多万元财政资金账目不明,公众还在追查募捐箱上推商业广告的收益下落。最新曝出的新闻是,武汉市红十字会将由国家划拨土地建设的救灾备灾仓库违规出租,有关部门已立案调查。接下来,且不说各地网友或媒体是否会受到启发、监督起本地红会有没有同类行为,单是网友和媒体对其出租房产为何长达50年以及租金收入去向的追问,就足够红会负责人再次紧张到汗下了——像郭美美那样远到不着调的导线,都能演化成爆炸性事件,引申出对商业红会的大调查,还有什么不可能发生呢?

一周前,中国红十字会召开廉政会议,会长华建敏强调说,“清正廉洁是红十字会工作的生命线”。此言甚当。近两年连续出现的种种质疑、案件,已逐渐累加为一场信任危机。公众一生气,对红十字会的品牌形象乃至未来的募捐、慈善公益行动,虽然尚无损失评估,但必定会是“后果很严重”。

不知红十字会系统内部如何看待眼下这一连串麻烦。若只当是偶然的走霉运被无聊人多事,那么可以预期的是,未来日子里,纵然没有郭美美,也还会有类似事件推动人们来“找茬”。若能由此彻查自身问题,排除隐患,着手理顺内部叠床架屋、盘根错节的组织机构和运行脉络,致力于制度建设,规范运作模式,主动公开工作程序和账目并积极接受社会监督,则眼下的麻烦,将成为红十字会走出传统体制、完成转型的新起点,也将是中国慈善事业发展中的一大幸事——作为全国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人道慈善组织,加上半官方半民间的特殊身份,红十字会的社会公信力下降,绝不仅是自家的事,更关乎国家与政府的形象,关乎众多慈善组织的建设,关乎中国社会的道德体系建设。

主动公开信息、让业务模式和公众捐款使用变得阳光、透明,才是红十字会拯救这场信任危机的关键。数日前,红十字会要求各地分会加强自查自纠。武汉红十字会违规出租救灾备灾仓库的事件说明,没有严密的监督、审计机制和公开透明的原则,仅靠自我约束难以实现规范运作。武汉红会违规出租仓库一事已发生十余年,其间每年都要面对审计,也不会没有“自查自纠”的程序,却全无发现,非要等到网上爆料,舆论嚷动,工作人员才予承认,还要解释为“历史遗留问题”“很复杂”,距离主动解决着实尚远。

即时、透明的网络正在倒逼所有与民生、公益有关的政府部门、社会组织,改变原有的仅对上级负责、凡事只想内部解决的封闭、行政化管理思维与做法,公开透明已成大趋势。与其将精力花在请领导风光出席活动仪式、闹哄哄制造社会影响、遇危机忙着封堵,不如踏踏实实做好过程管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未来自会有公论。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