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旅游 >

党报发文谈北京物价超过纽约说法:确实高了点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辛闻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7-14 18:12 
核心提示:近日,美国美世咨询公司公布了一份2011年全球生活成本调查的报告。该报告从衣食住行、家庭用品、娱乐等生活各方面,对全球214个城市进行了调查比较。最终结果显示,北京排名全球第20位,虽然较去年排名下降4位,但已俨然成为中国大陆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而且

近日,美国美世咨询公司公布了一份2011年全球生活成本调查的报告。该报告从衣食住行、家庭用品、娱乐等生活各方面,对全球214个城市进行了调查比较。最终结果显示,北京排名全球第20位,虽然较去年排名下降4位,但已俨然成为中国大陆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而且其排名已高过纽约。

报告一出,立即引起了国内外网友对中美物价高低的大讨论。在北京生活真的比在纽约生活成本高吗?中国的物价是否已经比美国还贵?

国内的物价确实高了点儿

“中国,工资5000元,吃次肯德基30元,下馆子最少100元,买条Levis牛仔裤400元,买辆车最少3万元(夏利);美国,工资5000美元,吃次肯德基4美元,下馆子40美元,买条Levis20美元,买辆车最多3万美元(宝马)。”最近这条微博在网上风传,得到不少有过在美国生活经历的人的认同。

差别最大的是房价。美国二线城市200平方米约40万美元,一个中产阶级奋斗七八年就能拥有房子,而在北京一位30岁的副教授要奋斗到60岁才能拥有一套100平方米的房产。

如此比较起来,中国目前的物价确实高了点儿。在采访时专家普遍表示,相对于购买力和人均收入水平而言,中国物价明显高于美国,在绝对价格上,也在局部商品上出现了“中贵美贱”的情况。

但是,也不是所有国内的物价都比境外贵。北京的出租车、地铁费用都便宜。

“说美国商品价格比中国便宜,误导成分很大,基本上是以偏概全。” 有网友表示,在美国吃喝穿用确实是便宜一些,但那是小头。真正的大头是税、保险、养车、医疗、教育等,只要涉及人工费用,在美国就很贵。此外,美国有些房子是相对便宜,但买了房子后还有地产税,每年6000美元到2万美元,这在中国是不敢想象的。

消费者埋单的额外成本多

然而,在这次排名中,美国的一些城市之所以靠后,原因在于,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不断上涨的石油价格推动居民消费的攀升,从而使得美国城市的排名退后。

但是中国的大多数学者都将此归结为是税收的原因导致了中国物价高于美国。“我曾在美国加州一个机场商店购买的美制风衣,价格不到北京赛特商场里同款风衣的2/5。”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表示,同样的成本,同样的产品,如果产自中国国内,即使算上“出口退税”的部分,也不该出现高于国外市场两倍的情况。国内商品价格被推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藏在商品里由消费者埋单的额外交易成本,最大的交易成本就是税负。

而且,美国的商品往往会标明价外税,中国的商品,消费者只能看得到最终价格,却看不到价格中有多少隐身的间接税。

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韦森看来,一个中国制造的产品,尽管不需要承担远渡重洋的交通成本,却要在国内一路承担重重收费甚至罚款。一个统计数字显示,1千克货物从上海运到纽约只需1.5元,而从上海运到贵州却需要6-8元。商品进入超市、商场后还要面临上架费、月返费、广告费、促销费、年节费等费用,这些费用最终是消费者埋单。

依靠技术创新提高生产率

尽管在与美国的物价对比中,中国部分商品的价格确实较高。但是正是由于美国跨国公司长期以来大量采购中国的廉价产品,才造就了美国持久的“低通胀”,维持着美国较低的物价水平。

留学美国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聂辉华对此深有感触。他表示,自1990年到2000年,美国几乎实现“零通胀”,自2000年至2010年,其CPI指数也一直在2%上下浮动,使得美国在经济高速发展、个人收入逐年提高的同时始终维持着“低通胀”。然而,包括此轮通胀在内,中国近20年来共经历了四轮高通胀,这意味着我国货币的购买力在不断下降,导致物价水平不断提高。(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