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出版 >

中外文化交流典范

来源:科学时报 作者:刘佩英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5-04 12:57 
核心提示:这个文集里的51篇文章,都是经过钱学森亲自审定的,可以说全面地代表了他在1938年至1956年间海外求学和工作生涯的学术贡献。他写的学术文章,曾经被他的美国学生当成范文背诵;他撰写的学术论著,严格按照国际上的学术规范。

在日前举行的伦敦国际书展上,作为中国主宾国的重要活动之一《钱学森文集(1938~1956)》全球首发式隆重举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国际出版商协会主席、爱思唯尔出版集团董事长池永硕,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等嘉宾出席并发表讲话,各路媒体记者蜂拥而至,纷纷把镜头对准了这个中国高端学术走向世界的一刻。

柳斌杰说,钱学森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也是世界航空航天事业的重要开拓者。《钱学森文集(1938~1956)》的出版得到了国家出版专项基金的资助,是继承、开发钱学森思想遗产的重要成果之一。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携同中科院数十位专家学者,重新编译原作,着力打造精品,在国内推出《钱学森文集》中英文版,又携手爱思唯尔出版集团共同出版国际版。这不仅为中国、也为世界做了一件意义重大、功不可没的工作,是中国精品图书走向世界的最新重要成果。

一个运作了4年的出版谋划

这套书的出版,要追溯到2007年。

2007年,上海交大出版社负责人与钱学森之子钱永刚见面,双方谈到,现在的媒体往往关注钱学森回国后在“两弹一星”上的贡献,而钱学森的学术思想、教育思想、工程科学思想的宣传并不充分。比如说,钱老与他的导师冯·卡门共同完成了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提出了“卡门—钱近似”公式,28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之后,钱学森在原子能、火箭与推进、物理力学等方面开创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在国际力学界和航空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工程科学思想在他的海外文献中也多有体现。

准确地记录科学家、思想家重要的科学发现、思想成果、技术创新,是职业出版人的崇高追求。上海交大出版社一直致力于高端学术图书的出版,并着眼于把中国的学术图书介绍到国外去,打造中国学术走向世界的桥头堡。2011年是钱老的百年诞辰,交大社希望在这个重大的纪念日子里奉献出钱学森图书的精品力作来。就这样,一个苦乐兼收的四年出版谋划被提上了议程。
一支平均年龄超过75岁的编译队伍

说起来,《钱学森文集(1938~1956)》并不是第一次在国内出版。1991年,钱学森的学术秘书王寿云曾将之整理成册,由钱老亲自审定,由科学出版社推出。由于时间已过20年,现存版本稀少,书中有些内容因为影印的原因不符合现代出版规范,很有必要重新排校出版,并且当初只有钱老的原作英文版。为了让广大读者能够直接阅读、领会并研究钱学森早年的科学成就,中文版的推出迫在眉睫。

这个文集里的51篇文章,都是经过钱学森亲自审定的,可以说全面地代表了他在1938年至1956年间海外求学和工作生涯的学术贡献。他写的学术文章,曾经被他的美国学生当成范文背诵;他撰写的学术论著,严格按照国际上的学术规范。对这样一个几乎完美的科学巨人,如何对他的文章进行翻译,这对译者和组织者本身的水平提出了非常苛刻的要求。

钱学森归国后,在中科院力学研究所长期担任着领导职务。这里有一批热爱他的朋友和学生,可以说是他的娘家。李佩教授是中国科技翻译学的创始人,曾长期在中国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她是郭永怀先生的夫人,曾经跟钱学森和其夫人蒋英有着深厚的友谊。

就这样,李佩和她的朋友应邀加入译者队伍。李佩不顾年老体弱,义无反顾地承担了这份重任。李佩是一位极具人格魅力的人,尽管已经90多岁的高龄,但是她依然活跃在中关村这片科技热土上。在她的号召下,很快组织齐了翻译队伍。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哲敏、李家春,还有一批知名教授、研究员如谈庆明、陈允明、戴世强、王克仁、沈青(已经因病去世)、周显初等27人。这个编译团队,平均年龄达75岁以上。(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