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化电台的困局与新模式
经历了上世纪电视及互联网的繁荣,有人预言广播必将消亡。但事实证明,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媒体,广播非但没有消亡,而是浴火重生。
近年来,我国广播在媒介形态变迁的环境下引入了新的表现形式——类型化电台。这种发源于西方的媒体形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也承载着广播媒介再次焕发青春的希望。但是,数字媒体的发展使建立在传统形态上的类型化电台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的带动与支持,在以数字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媒体融合潮流中,抓住机遇,寻求发展,将是我国类型化电台发展面临的全新课题。
类型化电台发展源流及全球背景
类型化电台,又名格式化、风格化电台,是针对特定市场和特定受众的需求而整体设计与运营的广播细化模式。60年前,类型化电台诞生于美国。最早出现的类型化电台是音乐台,按音乐风格类型进一步细分为爵士台、乡村音乐台、古典音乐台等。与专业化电台相比,类型化电台更注重功能性定位,弱化主持人作用,强化节目整体内容的同质性,节目定位更为细分,受众黏合度远高于一般专业电台。从全球广播事业近60余年的发展历史看,类型化电台必然会成为传统电台的取代者,成为我国传统电台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当前传媒行业较为发达的国家,类型化电台均已成为了广播业发展的支柱型模式。如当前美国22588家注册电台中,除少数受官方严格控制的全新闻台之外,多数都是商业体制下的类型化电台;法国1500多家电台中近半数也是类型化电台。
我国传统类型化电台发展特征及困局
我国传统的类型化电台发展呈现出起步晚、发展慢的特征。我国第一个真正称得上类型化电台的是2002年改版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的“音乐之声”。该节目以2小时为一个段落,主持人语言时间受到严格的限制,该节目播出后得到了相当数量受众的欢迎,市场份额不断扩大。2003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经济之声”是我国第二个类型化电台的尝试。该节目撤消了内容上与财经无关的栏目或专栏,提出了天下财经“任意时间收听,20分钟搞定”的节目设置思路,并首次提出了“轮盘式节目结构”,这种节目播出方式也随后成为了我国其他类型化电台所效仿的模本。
传统的类型化电台呈现出这样的发展特征主要是因为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首先是传统的广播频率资源稀缺。传统的类型化广播要求能够实现多频率的交叉覆盖。但我国广播频率资源缺乏,甚至不少省份已出现省台与市台相互争抢频率资源的现象。按现有条件,不论频率资源最终以何种方式进行分配,都无法容纳经过细分的大量类型化电台。其次,内容资源生产和获取能力限制了类型化电台的快速发展。类型化电台要求实现节目资源最大化,需要有巨大的信息库存作为支撑。很多地市电台由于人员、资本和信息获取渠道等各方条件的限制,难以建立起支撑类型化电台运营具有丰富资源的数据储备库,使地方类型化电台的发展不伦不类,不能从真正意义上服务好类型化细分市场。最后,管理者对数字时代缺乏足够的认知,与新兴媒体的结合手段单一陈旧,不能充分借力数字技术。数字传媒时代下,各类信息传播方式不断翻新,而很多传统电台对数字网络的认知依然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当前许多电台都利用互联网技术设立了网站,但多数网站只局限于音频的在线直播和点播,仅是把广播信号换为网络传播而已,并不能真正发挥数字时代下的数字广播优势。
数字传媒时代的类型化电台发展新模式
数字传媒时代的到来已经真正改变了类型化电台的建设模式,特别是网络“云计算”和“云内容”相关技术的发展给类型化电台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模式,给传统类型化电台带来了新的机遇。数字类型化电台使频率资源、内容资源等不再成为电台发展的制约瓶颈,摆脱了以往传统类型化电台所面临的各种环境条件束缚,为类型化电台的创新型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