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其他 >

运营商试水语音流量互换 流量收费“去管道化”(2)

来源:通信信息报 作者:张颖洁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5-01-22 10:28 
核心提示:究其原因:其一,语音业务增长遭遇天花板倒逼流量业务增速提升。2014年全球运营商语音与短信收入损失高达140亿美元;工信部发布的2014年前11月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1~11月全国移动短信业务量6979亿条,同比下降

究其原因:其一,语音业务增长遭遇天花板倒逼流量业务增速提升。2014年全球运营商语音与短信收入损失高达140亿美元;工信部发布的2014年前11月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1~11月全国移动短信业务量6979亿条,同比下降16.1%,收入规模同比减少超80亿元,全国移动电话去话通话时长26812.1亿分钟,同比增长1.2%,持续三个月增速下滑;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18.2亿G,同比增长60.3%,同比增速首次超过60%。

其二,竞争对手入局倒逼运营商创新经营模式。正如中国虚拟运营商产业联盟秘书长邹学勇所说,“语音、流量、短信等均是传统电信运营商盈利的主业,他们并不会主动去削弱自己主要收入来源的盈利能力。而虚拟运营商则不同,在申请虚拟运营商牌照之前,这些企业均有着各自的拳头业务,并在这些主营业务上获得大量利润。申请虚拟运营商牌照,开展移动转售业务也是为了更好地推广自己的传统业务,扩大自己与其他竞争对手的差距。”但基于虚拟运营商的价格调整和创新攻势,传统电信运营商想要留住用户必须与时俱进谋求创新。

其三,用户诉求决定流量经营精细化趋势。“我的流量我作主”越发成为4G时代的用户诉求,电信运营商开始利用互联网思维提升流量价值去管道化,制定发布语音与流量互换、流量不清零等模式,以此追求长期的全产业链规模效益。

转型按流量收费“去管道化”

运营商当前积极调整流量经营模式和市场策略体现了以用户为本的服务心态、利用互联网思维提升业务价值的竞争理念转变。由此,流量或不仅仅是运营商的产品,2015年的流量经营将越发精细化甚至形成一个生态系统,但关于运营商基础业务流量化的具体做法仍然需要深究。

针对按流量收费“去管道化”,业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一方面,精细化的流量经营将有助于去管道化。分析认为,按流量收费将标志着中国通信运营从语音阶段彻底过渡到了流量阶段。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总工程师何霞还指出,“随着业务开展发生变化,电信基础运营商在套餐计费技术和管理方式上也会随之变化,语音短信流量的互换只是发展过程中的小插曲,未来话音通话都是基于流量,是买流量送语音和短信,因为未来电信运营商的套餐设计大趋势是以流量为计费单位。”

另一方观点则认为,流量货币化是个很好的创新,但是流量货币化也有局限性。业内人士指出,“由于运营商的流量资费近几年来处于较为快速的下降通道中,因此以流量计费单价折算为其他服务的消耗,对于不同时期开通服务的用户而言还应该深入考量,兼顾各方利益。”

(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