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其他 >

牌照监管下的“专车”黑白之争(2)

来源:新京报 作者:刘夏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5-01-15 09:30 
核心提示:滴滴专车表示,交通部的发布会承认了专车合法,快的一号专车也评价称:交通部第一次公开表态承认专车合法,并鼓励创新。 在交通部对专车表态后,滴滴专车、一号专车抓住这个时机相继发布长微博。 一号专车讲述了一

滴滴专车表示,“交通部的发布会承认了专车合法”,快的“一号专车”也评价称:“交通部第一次公开表态承认专车合法,并鼓励创新。”

在交通部对“专车”表态后,滴滴专车、一号专车抓住这个时机相继发布长微博。

一号专车讲述了一位专车师傅接送孕妇的小故事,滴滴专车则提及了接送孩子上学、接送老人、代购送货等特殊服务。

此前,双方广告宣传片不约而同走的是感性、情怀路线,打动消费者内心柔弱的部分。滴滴专车的口号是“今天做好一点”,一号专车祭出了快的打车联合创始人赵冬当年创业奋斗时的片段,直接拍摄进视频中。

同时,一号专车在此前引起争议的安全问题上做文章。1月9日,一号专车宣布建立一期1亿元的“先行赔付”基金,用户今后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遇到需要保险赔偿的情况,可以先行赔付,背后支持的保险公司是中国平安。滴滴专车也表示,不仅每一辆车要求30万以上的保险,还会为每一个订单中因为司机产生的事故或损失准备了100万的理赔基金。

“确实有私家车混入”

“有没有运营牌照并非关键。关键是价格是否透明,服务是否标准,司机信息是否透明。”滴滴专车在“致广大用户的一封信”中称。

事实上,在专车是否违法这个问题上,引起最多争议的就是虽然专车软件是与租赁公司合作,为约车用户提供服务,但仍有一些私家车即所谓的“黑车”参与其中。

对于这一问题,滴滴专车和一号专车均表示有点冤。

李敏表示,快的在2013年12月就开始筹划专车业务,一直对政策极为看重,到2014年7月份正式上线后,还是坚持与租赁公司合作来规避风险。

“确实有一些租赁公司中混入了私家车,一号专车的把控是业内最为严格的。”李敏说。

滴滴专车也将存在私家车的责任指向了合作方租赁公司,“滴滴专车平台上从来没有允许过私家车存在,只跟具有运营资质的租赁公司合作。对于私家车混入的情况,我们会与租赁公司洽谈,努力找到解决方法。”朱平豆表示。

他还表示,暂时不会带来公司战略上的调整,会“一如既往去和各方做好合作”。

相比滴滴和快的,易到用车更为激进。易到用车干脆自己动手“建车队”。1月9日,易到用车宣布将从事汽车租赁业务,目前已为该业务的开展储备了80亿元的资金。

易到目前仍未透露租赁公司的细节,仅表示在打通轻资产的互联网技术平台、重资产的租车公司和金融业务之间的通道,建立起跨越驾驶服务、汽车租赁、约租车三个传统领域的创新模式。

牌照不足带来黑车问题

为何与租赁公司合作仍然会出现“私家车混入”这一问题?

李敏表示,根本问题是目前租赁牌照还是不够用。据李敏介绍,“对一个租赁公司来说拥有5万辆车已经非常多了,但这个数字放在市场里面也起不到太大作用。”

一号专车在打开市场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是,二三线城市可能没有“合规”的租赁公司。由于租赁公司和汽车牌照审核部门不一致,即使工商部门批准成立了租赁公司,交管部门发放的牌照资源却有限,租赁的车辆还是很难取得运营资格,实际身份也是“黑车”。

这就意味着,对于“专车”们来说,在牌照管制下,合规的车不够用,无法满足旺盛的市场需求。

“交通部目前的确认可了专车模式,但说法比较模糊,希望能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出来。”李敏表示,即便私家车政策放开,也需要各方做好充足的准备。

快的、滴滴双方均表示,专车和打车针对的用户人群并不一样,希望可以严格区分为两个市场,两个市场共生、共荣。

“一号专车做的是增量市场,针对的是出租车现在和未来都满足不了的那部分需求。”李敏称。

1月10日,滴滴打车联合创始人张博谈及做“专车”的使命,是提供给乘客有品质的出行。他总结称,黑车体验极差,体现在价格体系混乱、存在安全隐患且司机没有服务意识。张博表示,即使把出租车的空驶率降到零,仍无法满足乘客立即出行的需求,因此滋生了黑车,“滴滴推专车是为了灭掉黑车,跟出租车关系不大”。

■ 他山之石

专车鼻祖Uber打破条条框框

一年经历35次“监管斗争”,美国多个地区推出新法案支持Uber

专车服务在国内身处监管风暴中,让人忍不住联想到其鼻祖Uber。这家位于硅谷的创新公司,以互联网模式,重新定义了“打车服务”这个古老的服务行业,获得了用户及资本的青睐。从一家创业公司,一跃成为硅谷新贵,估值已达到400亿美元。不过,在过去的2014年,Uber的扩张过程与其中国同行们一样,同样遭遇了法规问题。(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