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其他 >

“免费短信”能否赢回你的心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4-11-06 10:11 
核心提示:如此一来,用户之间的多媒体信息沟通将会更加快捷高效,手段也将更加多样化。更重要的是,“新信息”服务的试验开展,还意味着传统的短信按条计费的方式将会被彻底颠覆,取而代之的是按流量计费甚至免费。

2014年渐入尾声,4G发牌引发的运营商革命依然热闹。近日,记者从中国移动内部获悉,其年初提出的“融合通信”战略终于开始进入业务试验阶段,这其中,基于RCS(Rich Communication Services富媒体融合通信,简称RCS)技术的“新信息”服务有望率先登场。

其实,这个所谓的“新信息”服务对于众多的iPhone用户来说并不算太陌生,因为iMessage这种基于流量的信息服务算是RCS的一种,即信息文本、图像、音频甚至是短视频等多种媒体格式的信息都通过数据网络进行传输,而不再使用传统的短信息服务中心或者彩信网关进行中转。如此一来,用户之间的多媒体信息沟通将会更加快捷高效,手段也将更加多样化。更重要的是,“新信息”服务的试验开展,还意味着传统的短信按条计费的方式将会被彻底颠覆,取而代之的是按流量计费甚至免费。

移动推“新信息”是大势所趋

过去20多年来,短信息服务一直都在移动运营商的营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更是人们日常通信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功能,但这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后发生了变化,尤其在腾讯微信、苹果iMessage为代表移动IM(即时通信)服务兴起之后,人们使用短信的热情和频度骤降。根据中国移动近期发布的2014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其在网用户的短信使用量再度同比下降了20.2%。

事实上,自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的短信收入首度出现下滑以来,这种“飞流直下”的趋势就一直在延续,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移动用户的数据业务使用量狂增98%。对此,Reational AB的分析师张星表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服务创新已经把短信服务推上了不归路,虽然短信短时间内不见得会被彻底取代,但要想重新红火起来则绝无可能。”

或许是基于同样的判断,在今年年初,中国移动发布的《下一代融合通信白皮书》,就明确了推动传统的短信、语音和通讯录服务向“新信息”、“新通话”和“新联系”为代表的融合通信服务转型的目标。根据白皮书披露的信息,融合通信中的“新信息”服务可以让用户在不安装第三方应用的情况下,在手机的“信息”应用中通过数据流量传输文字、图片、语音片段甚至是位置信息等内容,而在没有数据网络的情况下,又会自动切换成短信进行发送;而“新通话”则是在目前的4G网络上升级VoLTE技术,通过纯数据网络来进行语音IP化传输,充分利用4G网络的高速特点提供高清视音频通话服务;“新联系”则更加互联网化,除原有的联系人外,还增加了“我”、群、公众账号功能。“群”能提供多种通信服务,包括群聊天、消息群发、群内内容共享等;用户可以通过搜索、二维码扫描、推荐等方式关注公众账号。这和现在的微信群、公众账号几乎一样。

“在这几项新服务中,新信息的技术难度最小,所以中国移动最先选择了此项服务进行试水,目前还只是试验阶段,估计最快会在今年十二月的中国移动合作伙伴大会上正式启动商用。”一位移动的内部人士这样告诉记者。

“新信息”只为“拉关系”?

其实对于国内4亿多微信用户来说,中国移动准备推出的“新信息”在使用体验上恐怕并没有太大的信息感。“最直观的不同恐怕就是不用借助第三方应用,而且不需要额外注册账号,直接用移动的卡号就可以激活服务。”张星表示,就功能性而言,新信息未必会给市场带来太大的冲击。但她同时也表示,由于新信息的后台传输通道变成了2/3/4G数据网络,计费方式的不同恐怕才是最有可能对用户产生吸引力的部分。“目前流传出来的说法是,新信息服务下短信息不再按条数计费,而是改为按流量计费,在用户手机开启WiFi网络的情况下,新信息的使用则可以做到免费。”(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