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其他 >

移动支付国家标准出台 确立银联模式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12-17 19:51 
核心提示:央行方面则表示,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的发布有效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满足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的技术需求,有利于增强我国移动支付安全管理水平和技术风险防范能力,营造产业链各方开放、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的空白终于被填补。

为引导和规范我国金融移动支付业务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和有效配置,央行近日正式发布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涵盖应用基础、安全保障、设备、支付应用、联网通用五大类35项标准。

“银联主导的13.56MHz标准基本确立。”一位支付行业资深人士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支付公司的产品来看,标准确立有利于产业链上下游公司的发展,但总体来看影响不会太大。

“国标”确立

央行方面表示,此次技术标准涵盖了应用基础、安全保障、设备、支付应用、联网通用五大类35项标准,从产品形态、业务模式、联网通用、安全保障等方面明确了系统化的技术要求,覆盖中国金融移动支付各个环节的基础要素、安全要求和实现方案,确立了以“联网通用、安全可信”为目标的技术体系架构。

虽然央行并未发布完整的技术标准全文,也未明确采用13.56MHz还是2.4GHz作为近场支付技术标准,但上述支付行业资深人士说:“银联主导的13.56MHz标准基本无悬念,同时,央行应该会在通信安全、产品形态等方面均作出一些具体规定。”

此前,中国银联和中国移动都曾主推自己的移动支付技术标准,前者采用国际市场通用的13.56MHz移动支付标准,而后者则自主研发了2.4GHz技术标准。

但在今年6月21日,中国银联与中国移动正式签署移动支付业务合作协议,约定在产品研发、技术标准、受理环境建设、市场推广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这一合作举动被业内认为中国移动“松口”2.4GHz标准且移动支付标准之争基本尘埃落定,未来13.56MHz将成为主流。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移动力推的2.4GHz标准就此被放弃。

根据中国银联和中国移动的合作框架,双方将以手机SIM卡等为银行卡账户载体,借助移动通信网络提供移动支付产品、远程支付服务;并在近场支付技术标准、NFC手机产品检测、可信服务管理平台(TSM)互联互通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中国银联执行副总裁柴洪峰此前也公开透露,国家标准已经明确了近场通信频率采用13.56MHz作为近场支付标准;而在金融行业标准方面,行业标准不仅覆盖了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的业务模式与技术方案,还对联网通用、可信服务管理、支付安全、检测认证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化要求。

移动支付新局面?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在移动支付标准不确定的情况下,产业链上的公司无法完全放开手脚,现在标准确立能加速促进行业上下游的发展空间。

“但目前来看对支付公司的影响不会太大,因为大部分支付公司都是走跟随路线,主要参考银联13.56MHz标准来做产品。”上述支付行业资深人士继续说,“而且支付公司现有的远程支付产品发展还不是很广泛,除了一些新的产品尝试性投放市场外,很少有大规模的布放。”

央行方面则表示,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的发布有效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满足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的技术需求,有利于增强我国移动支付安全管理水平和技术风险防范能力,营造产业链各方开放、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据本报记者了解,目前移动支付主要有三个主要技术模式:以手机上的安全支付控件为载体的远程支付、以NFC技术为代表的近场支付以及以二维码技术为代表的面对面的无卡支付。

“类似电子钱包的NFC模式是‘大佬们的游戏’,这个阵营里有谷歌(Google)、中国银联、中国移动等,关键在于技术标准的制定以及如何引导他们的发展,技术不会成为最大的壁垒。”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说,还有一种是“刷头”,即把手机作为POS机,在消费网点用手机直接刷的NFC近场支付方式,比如美国的Square、快钱的快刷等。

该负责人继续说,对于第三方支付公司来说,包括支付宝、快钱等主要都是做平台,把越来越多的支付工具纳入其中。“但至少现在看来,未来移动支付的主流方式仍然具有不确定性。”该人士说。

汇付天下总裁周晔则认为,目前推进移动支付发展有三种类型的力量,分别是商业银行、运营商和第三方支付,随着移动支付的蓬勃发展,未来会有更多的力量加入到移动支付中来,一种是终端制造商,一种是软件公司,更多的进入者将会一起颠覆这一产业。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