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其他 >

政府牵头化解驻地网难题:宽带建设“上海模式”再上演

来源:C114 作者:艾斯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9-11 11:02 
核心提示:共建共享的范围在一步步扩大。由此可见,工信部在逐步推进共建共享:从开始的基站设施传输线路到后面的室内分布系统,可以说覆盖了通信网络的各种场景。工信部在相关文件中曾要求:各个单位要积极探索共建共享的技术模式,以及第三方建设维护模式。

今年两会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比较长一段时间里我国没有像重视铁路公路、机场建设那样重视宽带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在目前大力推进宽带工程建设的同时,最大的困难则是城域网和“最后一公里”问题。

“最后一公里”也叫用户驻地网,是指从用户驻地业务集中点到用户终端之间的传输及线路等相关设施,前接电信运营商,后连消费者,位置很重要。一旦用户驻地网被某一个基础电信业务运营商先入占有,另一个运营商再想进入,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就在昨天,苗圩在接受专访时明确表示,目前正在全国推进的“宽带中国”工程,其“最后一公里”将留给民营企业,包括接入网,转售服务等业务,这也是向民营资本开放最重要的部分之一。高层的表态和决心给产业链相关企业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但政策又应该如何去落实呢?

在这个过程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宽带普及提速工程的排头兵,上海宽带网络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而在用户驻地网的开放和建设上,上海也走出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开创了独特的“上海模式”,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这种模式进行深入解读。

宽带提速的“天然阻碍”

事实证明,不论是老牌的还是新入的固定通信运营商,要建设一张长途的或者本地的传输骨干网是很容易的,但要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用户驻地网就很难了。也就是说,公众骨干网可以做到数网并存,用户驻地小区内却不可能同时并存几个网。由此一来,“最后一公里”就成了一些公司锁定用户的有力手段,产生了“天然垄断性”。

2011年,苗圩在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宽带中国战略”,旨在加速我国宽带建设。此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商纷纷在全国开始了“光进铜退”的宽带提速工程。然而,在光纤改造施工中,运营商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小区准入门槛。

北京联通一位光纤改造施工负责人表示,花钱开道已经成为联通进入小区施工的必要手段,收费标准有多有少,“至今我还没有碰到一个小区是不收钱的”。据他介绍,不止在北京,运营商进小区施工被索取入场费是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

华创证券TMT首席分析师马军指出,当前,用户驻地网的主要问题是开发商不投资,凭借小区进入权坐地要价,为运营企业带来巨大负担;当电信运营商一旦进入小区后强势垄断,其他运营商无法进入,若想进入则采取非法手段恶意竞争,扰乱市场秩序。

北京联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光纤入户的进展上,北京落后于上海。究其原因,除了上海地区的业务延续性比较强、没有经历电信运营商动荡变更之外,上海地区对于探索解决用户驻地网的第三方发展模式上,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