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其他 >

日本大地震:中国IT产业能否震醒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秩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3-24 14:49 
核心提示:日本大地震,中国IT产业界比直接遭难的日企还慌。许多公司成立了专门的供应链小组,中兴通讯甚至成立了一个抗震委员会,每天紧盯上游。我所报道的两大产业领域,即半导体、平板显示产业,企业们就更显恐慌了。 隔海相望的岛屿发生地震,为何中国企业的心灵如

日本大地震,中国IT产业界比直接遭难的日企还慌。许多公司成立了专门的供应链小组,中兴通讯甚至成立了一个“抗震委员会”,每天紧盯上游。我所报道的两大产业领域,即半导体、平板显示产业,企业们就更显恐慌了。

隔海相望的岛屿发生地震,为何中国企业的心灵如此不安?

这显然反映了一个现实:至少在上述两大产业上,我们还远未实现真正的自主。人家打个喷嚏,我们就跟着发烧。一直自称“制造业大国”,某种程度上,甚至仍只能说是“加工业大国”。

想起以前的采访经历,真让人冒汗。5年前,当本土5代面板投产时,某家电企业总裁对笔者说,只要国家多投钱,多上项目,开足产能,3到5年就能打败韩企、日企。

想来真豪迈,却经不起推敲。面板业不等于面板生产,上游有更多细分,仅材料就达100余种产品。几年来,我每年都参加上海FPD展会,一个显著例子是,许多本土企业主谈生产与项目,而海外同行则侧重材料设备、技术及方案。这背后有产业演进差距,更有利润分布不均。

半导体业也类似。中国过去一般将产业链分为设计、制造与封测,往往看不到材料设备。这几年声音略大,但截至目前,即便8英寸生产线,本土材料设备都无法自给。截至目前,在半导体关键设备领域,除有限几家美企、荷兰企业外,主力部分都是日企。而半导体与面板制造业类似,80%的投资都集中在这环节。

我们现在设立的追赶目标,似乎有些偏了。某种程度上甚至是日企放弃的地盘。几年来,被我们视为日企持续“兵败海外”的终端领域,许多都是人家主动落实的产业升级。

比如,本地半导体产业市场规模已超1000亿元,每年进口数据超过石油,于是引发本土半导体制造业泡沫。殊不知,上世纪80年代,日本已是全球第一大半导体强国。那时,全球前十大半导体巨头一度有八大日企。

日企并没为此沾沾自喜。事实上,再向上回溯几年,日本已在半导体材料里做好许多储备,比如70年代,日立、三菱、NEC已是全球核心硅晶圆供应商,之后80年代的辉煌只是水到渠成。当韩企、中国台企一窝蜂上马生产线进军存储芯片后,90年代至今,日企则全力强化上游材料与设备业布局。两年来,当台企存储芯片业濒临覆灭、中芯甚至放弃此类代工时,上游日企继续稳坐钓鱼台。

如今,当我们津津乐道于韩企、中国台企、中国大陆企业在半导体、面板制造上的规模时,日企才是背后稳享丰厚利润的主。

当然,批评本土并非纯粹赞美日企,它们也并非神话,一定也有自己的发展弊端。比如,在一个如此狭小、震灾频仍的国土上,产业布局如此集中,本身就隐含着巨大风险,透露着日本高端IT制造业面对全球化时代的封闭心理。

丰田社长丰田章男去年的话能解释一部分。他说,虽然市场规模、人工费及汇率等因素导致日本制造理论上已过盈利极限,但丰田诞生在日本,仍会维持日本制造,站在个人角度,他有一种“不能让制造业从日本消失”的使命感。

笔者认为,不但本土IT制造类企业,甚至包括正在快速模仿美国互联网概念的本土数字英雄,都应该借日本大地震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IT业发展的真正根基何在?是继续喧嚣地制造泡沫还是沉静地朝微观世界创新迁移?

现实容不得我们继续漠视。因为,日本地震已经检验出,我们的IT产业链还很苍白。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