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中国电信 >

电信改革再起步(2)

来源:企业网D1net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4-10-21 16:15 
核心提示:改革成果十分显著,走在多个行业前列。中国手机用户总数超过10亿,8亿用户用手机上网。中国电信市场,用20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50年的历程。 但新时代已悄然来临,已有的改革成果迅速变得不敷应对。物联网、大数据

改革成果十分显著,走在多个行业前列。中国手机用户总数超过10亿,8亿用户用手机上网。中国电信市场,用20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50年的历程。

但新时代已悄然来临,已有的改革成果迅速变得不敷应对。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微信、微博、可穿戴、智能移动设备,这些新的移动技术、产品、应用服务均有赖于基础电信网络的支持,也正倒逼着政府和国有电信企业释放出更多的垄断资源。

铁塔公司始末

目前只看见一家国家铁塔公司,垄断特质鲜明,缺乏对价、没有成本压力,如果接入费的监管再无法跟上,很容易造成上游定价畸形,最终成本只能转嫁给下游消费者。

2014年初,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向监管层第一次提议设立一个铁塔公司,统筹三大运营商铁塔设施的建设和运维。中国电信的理由如下:三大运营商正值4G网络建设高峰年,铁塔公司不仅可避免重复投资,提高现有投资效益,节约土地资源,降低能源消耗,亦可解决多年来日益恶化的基站站址寻址难的问题,此事亦可加速运营商4G基站建设脚步,保证4G网络覆盖质量。

中国电信2008年开始建设移动网络,截至目前约有30万个基站。与美国87家铁塔公司仅拥有10万座铁塔相比这已绝非小数,但与中国另外两家电信运营商对比却相形见绌,中国移动有基站70多万个、中国联通有40多万个。

中国基站数量事实上已略有饱和,再建基站已非易事。特别是在核心地区,建设一个铁塔、安放基站天线不仅要受到开发商物业的层层盘剥,还可能受到住户的强烈抵制。2013年,中国移动计划建设20万个4G基站,只完成6万个,站址缺失是主要原因之一。

而一旦铁塔共享,中国电信可瞬间补齐基站差距,解决其部署4G网络的难题。

2014年“两会”期间,中国电信控股的中国通信服务青海公司总经理邓晓辉,就铁塔公司提出了更进一步的想法:可将中通服上市公司改造成为新的铁塔公司,形成一个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三大运营商共同持股并引入多元化民营资本的新型混合所有制公司。

中国通信服务公司(下称“中通服”)成立于1996年,是中国电信控股的子公司,另外两大运营商也持有该公司股份。电信基础运营商(包括海外运营商)将基础电信网络建好后,便交由中通服代为运营维护。这本是一项旱涝保收的服务业务,但2013年,在互联网的冲击下,运营商建网投入滞后,中通服业绩亦受拖累。

2014年初,在中通服的年度总结大会上,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语气沉重地说:“上市七年第一次未完成年初预算目标。”

将中通服放入电信基础设施的新垄断公司里,无论整体包入还是持股参与,中国电信都能获益匪浅。一是扔掉包袱,二是在未来基础设施资源的再洗牌中占据重要席位。

此外,中国电信在提交的方案中,还列举了多项有可能的铁塔公司组建模式。例如,引入民营资本或外资、引入其他国有资本、国内A股上市等。方案尤其提出,铁塔公司在后期应该收购运营商存量基站。

此事对于中国电信,可谓一举数得。

中国电信上交方案后,受到决策层高度重视。但方案一看便知,对中国电信最为有利,中国移动最吃亏,为了平衡关系,国资委将成立铁塔公司的具体筹备,交由中国移动负责。

有中国移动内部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此事令具体分管领导感到左右为难:从移动自身利益考量,铁塔公司就没有成立必要;但叫停它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主管部门交给的任务又不好不完成。

一些中国移动员工后来称这一行为是“摘桃子”,讽刺中国电信在中国移动的基站形成超大规模之后,插进来分享果实。

铁塔公司在迅速被列入国家日程的同时,亦从一开始便被抹上了厚厚的利益色彩。

2014年3月26日,由国资委牵头,会同工信部,组织三大运营商召开协调会。此次会议研究讨论了铁塔公司组建涉及的重要问题,设立铁塔公司协调组和筹备组。其中,协调组负责协调公司组建中的重大事项,筹备组负责具体的公司组建工作。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张喜武任协调组组长。

中国移动几经权衡之下最终拿出了筹备方案,并在4月中旬召开的一次只有三家运营商参加的讨论会上基本通过。

该方案兼顾各方利益。业务方面,铁塔公司业务范围仅限铁塔及周边配套设施,成立初期将承揽三大运营商所有新建铁塔,运营商不再单独新建,存量铁塔部分,由于涉及上市公司的资产剥离和资产变更,铁塔公司前期只做存量铁塔运营维护,后期再逐步纳入。

在资产方面,公司注册资金60亿元,先期运营资金40亿元。三家运营商共持51%,出资比为4∶3∶3(移动∶电信∶联通),民间资本占比49%。(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