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价格水平为什么一直在下降?
“各国宽带价格排行,中国比印度还贵”,“一晚上没关4G,第二天早上房子归移动了”……
关于电信资费,消费者的吐槽一直没断。
而听了这些话,电信员工心里的委屈和疑惑也如影随形。这几年,三大运营商投入巨资建设光网和4G,为了发展业务,基层员工没少忙活,忙活完了有效果,大家也认了。但是许多人心里还是有一个结解不开。这不,有基层读者给编辑部写来了信,提出了心里的疑问:电信资费只降不升是否有局限性?今天我们选登的这封基层来信,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但却很能反映相当大一部分电信员工的心声。我们编辑部收集到的问题还有:
“为什么我们一直在降价还有人骂?”
“这年头什么都涨价,为什么电信资费不能涨?”
“为什么光纤比铜线快那么多,价格却一样?”
“投了那么多钱建4G,为什么资费还要降价?”
“电信企业是国企也是上市公司,一味降价,损害的是谁的利益?”
为了给大家解开这些疑惑,我们特地邀请专家聊聊这个话题。
读完专家的解释,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电信降价,既是技术、经济和监管因素的共同使然,也在客观上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造福了全国消费者。
降资费并非中国独有现象
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有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即改革开放特别是电信体制改革以来,似乎绝大部分产品与服务都在涨价,唯有电信等少数行业却在不断地降价。
其实,电信行业总体价格水平下降,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统计,从2007年到2012年,固定宽带价格占人均国民总收入(GNI)的份额下降了82%。到2012年,发达国家的固定宽带价格占人均GNI的1.7%。移动网络的产业周期比固网滞后,但也大致呈下降趋势。
中国的电信业体制改革以后,在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全行业的综合价格水平却在不断下降。根据工信部公布的《2003~2011年电信综合价格水平下降幅度》进行测算,将2002年作为参照标准,则2011年年底的价格水平与2002年年底相比仅为34.32%(参见图1),即平均年降11%以上!这也证明:中国的消费者不断受益于电信改革的成果。
而电信价格水平为什么一直在下降呢?这里面既有技术性的因素,也有经济性的和政策性的原因。
技术性因素那些造福人类的技术进步
影响电信行业价格水平的技术性因素很多,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
光纤通信。光纤通信实用化30多年以来,极大地降低了通信的传输成本。铜导线的传输速率只有数十到数百Mbps,而光纤却拥有数十Tbps甚至更大的传输速率,加之光纤低廉的成本(有人戏称当前光纤的价格可堪比面条),导致光纤对铜线的全面替代。这种替代甚至在铜的期货市场上引起了剧烈震动。
移动宽带。一般来说,固定线路网络的接入成本要远大于无线网络的接入成本,后者基站(点)的覆盖范围可以与前者(面)覆盖的范围相当。这可以用铁路网建设成本与机场建设成本相类比。虽然从理论上来说,“无线的带宽是有限的,有线的带宽是无限的”,但在4G时代,从实际用户体验的角度,移动网的带宽已经能够与固网媲美。例如在日本,LTE已构成对固网宽带强有力的替代竞争。
频谱效率。频谱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而移动互联网时代又有着巨大的流量需求,因此电信行业在频谱效率的研发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其结果是,随着2G、3G、4G技术的不断升级,频谱利用效率不断提升。研究表明,近期4G移动网络的频谱效率将是3G标准网络的3.3倍,而到2020年,将增至5.5倍。不仅如此,如果充分利用频谱动态共享技术,改变细分、独占的频谱划分模式,将频谱划分成较宽的、便于共享的频带(blocks),充分利用小蜂窝、频率感知等技术,频谱效率还有望进一步提高。实际的频谱效率正在趋近于香农定理的极限。
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通信网络的效率不断提高,单位带宽的成本随之不断降低。同时,电信企业本身的信息化,也极大地降低了运营商的各种营销和管理成本。(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