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中国移动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来源: 中国信息产业网官方微博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8-21 20:36 
核心提示:中国移动主要经营移动话音、数据、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并具有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单位经营权和国际出入口局业务经营权。除提供基本话音业务外,还提供传真、数据、IP电话等多种增值业务,“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著名客户品牌。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移动”)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注册资本3千亿元人民币,资产规模超过万亿元人民币,拥有全球第一的网络和客户规模。

中国移动全资拥有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由其控股的中国移动有限公司(简称“上市公司”)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香港和纽约上市。2012年列《财富》杂志世界500强81位,品牌价值位列全球电信品牌前列,成为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50强。

中国移动主要经营移动话音、数据、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并具有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单位经营权和国际出入口局业务经营权。除提供基本话音业务外,还提供传真、数据、IP电话等多种增值业务,拥有“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等著名客户品牌。

目前,中国移动的基站总数超过90万个,客户总数超过6.8亿户。中国移动连续七年在国资委考核中获得最高级别——A级。上市公司连续四年入选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是中国内地唯一入选的企业。同时,中国移动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连续三年荣获慈善领域最高政府奖“中华慈善奖”。

中国移动是联合国全球契约(Global Compact)正式成员,认可并努力遵守全球契约十项原则,并加入该组织倡导的“关注气候变化”(Caring For Climate)行动。中国移动是气候组织(Climate Group)成员,努力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持续提升网络质量与管理效能

中国移动坚持“能力是基础、规划是前提、结构是统筹、规则是效率、手段是保障、人才是关键”的网络质量保障工作方针,全力构建“基于客户感知的端到端业务实现的横向一体化、网络全生命周期的纵向一体化”的质量保障机制,从业务、终端、网络规划、采购、建设、维护、优化、评估全生命周期各环节保障用户感知,确保多网协同发展下的网络卓越品质。

(一)深化四网协同发展,持续提升网络质量。

确保每个网络的卓越品质。持续保持2G网络质量优势,开展“三高”(高站、高配置站、高直放站比例)整治,全网GSM高干扰小区比例从去年年底的2.52%下降到1.61%。进一步做好TD网络优化工作,建立TD网络质量问题分析方法和评估体系,对TD网络覆盖、网络干扰、网络结构、资源均衡等问题进行深度挖掘,定位城区弱覆盖、网内同频干扰、质差等问题。着力提升WLAN网络质量,完成重要热点拉网测试2.3万个,解决网络问题、认证平台问题、无线干扰类问题共978个,WLAN网络质量稳步提升,登录成功率由99.31%提升至99.95%。加强互联网资源引入质量分析,通过拨测手段评估内容的引入深度、共享程度、服务质量等指标,TOP1000网站平均页面打开时长达到6.3秒,全面提升了流量运营和质量保障效果。

(二)完善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完成各项应急通信保障任务。

形成了集团、大区、省、地市四级应急通信管理体系。在集团公司成立了以公司总裁为组长,网络、采购、市场、综合等相关部门共同参加的应急通信领导小组,确保了总部对重大事件和自然灾害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根据我国地域特色、交通分布、灾害类型等特点,将全国划分为6个大区,形成区域协同保障机制,实现了区域内应急通信保障能力的统筹兼顾;在31个省级公司建立了以公司副总经理为局长的应急通信局,作为承担应急通信保障任务的专业队伍,实现了保障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在地市公司设立了应急通信管理岗位,实现应急通信保障任务在一线的有效落地。

截至2012年6月底,全网累计完成应急通信保障2565次,其中重大活动保障2125次,自然灾害保障293次,事故灾难保障128次,社会安全事件保障19次。累计出动应急通信保障人员11.5万人次,出动应急通信车3064辆次,出动其他车辆1.5万辆次,出动应急通信装备1.7万台(套),圆满完成各项重大活动、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应急通信保障工作。

(三)推进信息化手段建设,持续提升网络管理效能。

以实现网络与业务的“可视、可控、可分析、可溯源”为总体目标,在面向设备和网络管理的基础上拓展面向客户和业务的端到端管理,持续推进综合化、智能化、标准化的网络维护手段建设,其中“综合资源管理系统及运营”项目在2012年电信管理论坛(TM Forum)全球大会上获得“Operational Excellence Award(卓越运营奖)”,是今年全球范围唯一获得该奖项的运营商,是中国移动资源管理项目建设和资源管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