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中国移动 >

中国移动矢志不渝推进南海通信网络建设(2)

来源:人民邮电报 作者:胡小娟 欧燕燕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2-07-24 13:27 
核心提示:在信念面前,困难绝不是问题。官兵和工程师们,用心血和汗水,靠着坚强的意志和超凡的智慧,克服了一个个困难、一次次危险。军民共建、优势互补便是攻坚克难的一个重要力量。海军司令部信息化部充分发挥其在海域地

在信念面前,困难绝不是问题。官兵和工程师们,用心血和汗水,靠着坚强的意志和超凡的智慧,克服了一个个困难、一次次危险。军民共建、优势互补便是攻坚克难的一个重要力量。海军司令部信息化部充分发挥其在海域地区勘探、设计、施工方面的丰富经验和人才优势,与中国移动共建共享,全力投入到南沙建站工作中。

面对一个个技术性难题,中国移动建设者们通过一次次勘察调研、数据分析和实地测试,逐个攻破。南沙基站建设时,采用的双时隙扩展技术,利用塔顶放大器,提高了基站接收系统灵敏度,将海面覆盖小区半径由35公里扩展到最大120公里,兼顾了海洋基站覆盖的距离和质量。

考虑到岛礁室外安装基站的特殊需求,中国移动使用了紧凑型基站产品。这样的基站体积小、重量轻,兼有容量大和性能优的优点,不仅能有效降低岛礁条件下对机房空间的需求,还具备很强的室外环境适应能力,在近海面覆盖时有良好的表现。

诸如天气、交通等客观困难,同样给建设者带来重重考验。由于在陆地上无法找到与之匹配的试验用地。因此,一切计划只能到岛礁上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实施。布放电缆、架设天线、调整方向、测试接通……一系列的操作都要和时间、天气赛跑。

设备运输是岛礁建站工作中艰难的一环。仅有的几个施工人员要将设备从陆地运输到海上后放到海军补给大舰上,再通过小艇上岛。海上风大浪大,登陆艇每到达一个岛礁,都得在海中漂上两三天才能顺利靠岸。出发时,由于有运往各岛礁补给发电机用的柴油压舱,船还能行进得相对平稳。返航时,船已变轻,如遇到逆风,就会晃得非常厉害,危险重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2003年,9位网络工程师在完成对西沙永兴岛的全部建站任务后,没赶上离岛的补给船,在岛上苦等了一个多月。淡水消耗殆尽,队员们只能靠方圆20公里的椰子补充水分;好几个建站人员经历南沙一路建站的艰苦归来,体力透支严重,无法恢复,连续几天吃什么吐什么,不得不住院治疗……

这些困难,让建站人员身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然而,为了能让守礁战士和亲人同胞早日通上电话,他们愣是咬紧牙关,把汗水融进了碧海。“身为海南人,能够去到祖国最南端的南沙是件很不容易的事,这让我们感到很自豪!”质朴和坚韧的中国移动人引以为豪。
定期巡检

信号任遨游

基站建起来,信号通了,电话响了,天涯万里愁绪终于解开了。电话把远方亲人的声音送到了耳边。曾经隔海相望的人们,终于舒展了笑容,兴奋地踏浪放歌。

笑容的背后,是中国移动建设者们默默劳作的身影。搭建网络只是通信覆盖的第一步,建成后还需要长期持续有效的运行维护,否则基站就有可能形同废铁。

南海海风大,盐分也较多,基站设备很容易受到腐蚀,因此需要定期维护。面对南海的特殊环境,中国移动一直以来坚持不断加强基站传输备份和日常维护管理,以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2009年5月16日,中国移动在西沙永兴岛开通第一个3G(TD-SCDMA)基站,将中国移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TD-SCDMA)网络覆盖正式延伸到南海明珠。此外,还安装了应急备用设备,充分保障了遇到突发紧急事件时的通信安全。

今年5月23日,中国移动首次启动了对“清澜港-西沙永兴岛”航线的无线网络测试优化。网络工程师一行13人,从海南文昌出发,历时近一周,通过载波扩容、优化调整网络覆盖结构,排除基站隐性故障,使得岛屿海面信号覆盖由原先的15公里扩大到了18公里,基本满足了西沙群岛主要人群活动区域的信号覆盖,解决了航线途经部分海面信号偏弱的问题,填补了海南远洋网络优化领域的空白。

在南沙,基站的日常维护管理执行“驻地维护员24小时维护响应制度”,由中国移动网络维护人员对驻地官兵进行基站设备代维培训。日常维护检查、保养等代维管理都由驻地官兵进行,技术专家通过电话实现远程支援排障。在不断缆的情况下,排障问题均能得到较好的解决。

此外,中国移动还专门派驻一支政治素质强、身体素质好、组织协调能力和应急事件处理能力较强的 “威虎通信抢险突击队”,定期赴南沙开展系列基站维护工作。

这个突击队并不是一个专职的队伍,他们都有自己的常规工作,只有在有特殊紧急需要的时候才被召集,虽没有任何额外的福利,却仍兢兢业业地坚守在这个岗位上。且不说海上航行的各种危险,岛礁上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还异常艰苦。岛上的生活,饮食单调、天气无常,维护工作完成后只能靠发呆度日,精神上也会空虚匮乏。然而,“威虎队员”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这是“职责所在”。这些长期冲锋在一线的战士们,早已习惯以苦为乐。正如其中的一个队员所说:总要有人站出来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在自己的职业生涯里有过这份美好的经历是一种荣誉!(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