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中国移动 >

中移动发力4G挑战犹存

来源:通信世界周刊 作者:孙永杰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2-07-16 13:11 
核心提示:苹果iPhone也并非一定要用高通的芯片,关键还是高通并不看好TD-SCDMA,甚至TD-LTE的市场前景。而对于中移动和苹果之间,双方在出货量保证上很难达成一致也是未达成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移动(微博)副总裁李正茂近日透露,中国移动正在扩大TD-LTE规模试验网建设,年内将建设超过2万个TD-LTE基站。同时他表示,年内就会有4G手机进入市场,明年上半年超过10款,2014年将有超过100款产品全面铺开,其中包括业内期待的苹果iPhone手机。对此,业内认为,这可能是中移动提前进入4G时代的信号,事实会如中移动所愿吗?

引入iPhone 技术障碍是主因

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在亚洲通信展上对媒体称,中移动和苹果双方都有合作的意愿,现在最大的制约因素是芯片,即苹果iPhone非高通芯片不用,而高通公司开发TD-SCDMA芯片的进度相对落后。

另外,按照苹果的一贯做法,其不会单独为一种制式开发iPhone,而是在iPhone里集合多种制式,并且每款制式都向下兼容,即3G制式的iPhone兼容2G;4G制式的iPhone兼容3G和2G,因此,业内预测,要符合中国移动能使用的标准,这款iPhone将非常复杂,要同时融合GSM、WCDMA、LTE FDD、CDMA、cdma2000、TD-SCDMA、TD-LTE。

对于中移动和业内的说法,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区业务发展总监徐茂容告诉记者,事实确实如此,而对于芯片厂商高通来说,目前对于TD-SCDMA几乎没有支持,在这样的前提下,让它支持向下兼容的TD-LTE更是难上加难。另外,TD-LTE芯片由于耗电较大,对于芯片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使得高通在技术上面临新的挑战。

据记者了解,高通此前确实没有涉足TD-SCDMA芯片,缺乏技术基础。这也是中国移动和苹果公司迟迟不能合作的原因。尽管高通公司在6月中旬发布了一款新型LTE芯片,并且这款芯片非常适合iPhone,但其中并没有加入TD-SCDMA模块。高通此举莫非真的源于技术原因?

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认为,技术可能并非惟一原因。苹果iPhone也并非一定要用高通的芯片,关键还是高通并不看好TD-SCDMA,甚至TD-LTE的市场前景。而对于中移动和苹果之间,双方在出货量保证上很难达成一致也是未达成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4G仅试水 非技术因素更重要

近期,全球移动供应商协会(GSA)的一份名为“LTE演进”的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共有57个LTE商用网络,其中TD-LTE商用网仅为5个。当前,LTE FDD在经历首轮商用后,不但在商用网络数量上遥遥领先于TD-LTE,而且商用LTE FDD的运营商中很多都是主流大型运营商。

为了应对上述TD-LTE落后的局面,2013年,TD-LTE扩大规模试验取得成功后,中国移动TD-LTE基站规模将超过20万个,2014年,全球TD-LTE基站将达到50万个,覆盖人口超过20亿。

为此,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正茂表示,今明两年,TD-LTE技术正面临实现全球规模部署的重要历史机遇。目前全球移动宽带频率分配集中期即将过去,国际运营商在今明两年将集中进行移动宽带技术的选择和部署。换句话说,TD-LTE争取国际运营商的选择关键就在2012~2013年。

面对中移动的信心满满,相关产业链的厂商又如何看待呢?

徐茂容对记者表示,作为芯片解决方案提供商,联发科目前已经是中国移动TD-SCDMA的重要合作伙伴,在不久前中移动高端TD终端招标中,联发科就与展讯一起击败了其他的竞争对手。至于TD-LTE,联发科一直在做相关的测试,不过相比较技术储备,联发科更关心4G牌照何时发放,另外,TD-LTE网络的建设要达到正式商用的密度也需要时间。

其实不只是联发科,其他的合作伙伴在做技术准备的同时,也认为牌照发放才是整个产业链真正发力的动力。

不过,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年初曾经公开表示,4G还需经过大规模试商用过程,而发放4G牌照或许还需要两到三年时间。这也令中移动目前和将来的TD-LTE部署更具试水的味道。

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在记者问及中移动为何大力发展4G时认为,中移动近期关于TD-LTE的言论是希望给市场和用户一个美好的预期,主旨在于深度挽留在网用户,可关键的问题是,在这个真空期内,面对中国联通(微博)和中国电信(微博)的3G猛攻,“画饼式”挽留胜算几何?(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