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动调整策略应对3G竞争 明确四网协同战略(2)
截至去年11月底,中国移动用户总数达到了6.44亿,3G用户数为4800万户,占到全国3G用户的40%,三大运营商中处于领先地位。在近日举行的“2012(第十届)中国企业发展高层论坛”上,中国移动总裁李跃透露,2011年,中国移动3G用户规模已经突破了5000万户,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市场目标。中国移动3G用户数快速增长的同时,用户的质量也受到了业界的质疑。在中国移动6.4亿庞大的移动用户数中,其3G渗透率不足10%,相比之下,中国电信3G渗透率已经达到了30%,中国联通也达到了23%。
2011年,中国联通迅速崛起,甚至已经开始撬动了国内移动通信市场的格局,凭借的只是手中3600多万的3G用户。中国移动手握5000万的3G用户,如果这些用户能得到有效激活,可以想象,中国的3G市场会是一番怎样的繁荣景象。
中国移动要切实提升3G用户的效益,需要从基础的网络着手,WiFi是最好的切入点。中国移动方面透露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移动全国WiFi网络热点累计达160个,未来三年之内将建成600个。WiFi能够有效的分流因智能手机迅速增长带来的数据流量压力。当然WiFi的出现只是对3G网络的补充,替代3G网络的可能性还有待探讨,显然中国移动未来考虑的是TD-LTE。移动网络不是移动互联网的全部,与之相关的重要因素还有终端、应用等要素。
平台开放:破移动互联网流量剪刀差
应该说,在移动互联网工具应用热潮一浪高于一浪的冲击下,运营商过去赖以生存的短信、语音通话等业务正在逐渐萎缩,而与之相对的,流量的承载压力越来越大。
2011年4月,中国移动提出把流量经营视为挽救ARPU值下滑关键。数据流量增量不增收是目前电信运营商普遍面临的难题,不同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流量的承载落在3G网络上,中国移动不断增多的流量更多的是落在2G网络上。换句话说 ,中国移动3G网络没能得到有效的利用,相反2G网络却已经不堪重负。从这一点来说,中国移动面临的流量经营压力要大大超过另外两家运营商。业内人士认为,对于中国移动而言,强化流量经营,破除流量剪刀差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将用户需求转化为流量经营;二是通过差异化的业务构成,使用模式来提升流量的价值。
在数据流量使用方面,中国移动方面的数据显示,2011年前三季其无线上网业务流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43.1%。其无线上网业务流量达到2173亿MB,其中移动数据流量1123亿MB,WLAN数据流量1050亿MB。中国移动WiFi分流数据流量的功效开始显现。
在数据业务发展方面,为了增加自己平台的吸引力,中国移动去年12月向开发者发布了“五大开放能力”,将中国移动的部分核心资源开放给开发者,其中包括:“MM云”、物联网、电子商务、位置以及“飞信+”,分别对应的是应用商店Mobile Market以及通讯软件飞信等业务。平台开放能够化流量为收益,缓解数据流增量不增收的窘境,是创新流量经营的开始,中国移动的平台开放也表明,中国移动正逐步放低身段,拥抱移动互联网。
正如中国移动总裁李跃说所的,“没有一家公司可以把产业链的所有事情从头做到尾”。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开放创新的大舞台,不单单是中国移动,所有电信运营商的未来都将汇聚于此。运营商要做的是把台搭好,吸引更多的主角来唱戏。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