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动TD-LTE手机终端提前出炉 与联发科合作
2011年08月15日,国内芯片及方案制造商联发科技(MTK)已成功研制了首款TD-LTE(中国自主知识产权TD- SCDM A制式的长期演进,通常被称为4G国标)手机终端,供中国移动(微博)测试之用。
在此之前,包括在去年的广州亚运会和今年8月12日开幕的深圳大运会上,中移动承建的TD-LTE网络主要靠数据卡等非手机终端来进行服务演示。样品手机的成功开发,标志整个TD-LTE产业链迈进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此外,对于中国移动和联发科技而言,在各自3G时代的竞争对手面前,相对处于劣势的境况亦有望凭借TD-LTE有所改善,意味深长。
中移动、联发科惺惺相惜
“如果G 3就是3G,那么国美(微博)就是美国。”近来,一张被称为“中国电信(微博)营业厅标语”的图片在微播上广泛流传。图片的真实性有待考证,却从侧面反映出数年来中国移动3G运营最为突出的问题——相较于中国联通(微博)的“沃3G”和中国电信的“天翼”,以“G 3”为品牌的中国移动3G业务终端丰富度相对不足,且没有特别出众的旗舰机型,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把目光从运营商转移至芯片方案制造商,3G时代下联发科技的境况与中国移动空前相似。对比功能手机,智能手机在处理移动邮件、在线应用等数据功能上优势遥遥领先。伴随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高速增长,价格越探越低,在中国“智能”和“3G”几乎成为了不可分割的整体。
然而,由于去年在产品更新换代中出现了一些战略性问题,在中国功能手机市场“叱咤风云”的联发科技直到今年6月才推出3G智能产品,严重落后于竞争对手。另一方面,其传统优势2 .5G市场亦遭受着来自展讯、晨星等后起之秀的强烈冲击,腹背受敌。这让联发科拥有充足的理由,与中国移动一起全力攻坚TD-LTE.
TD-LTE产业提速
“联发科技第一款TD-LTE终端已面世。”昨日,南都记者从中国移动内部获得了这则消息。据悉,联发科技和中国移动一直都有合作开发TD-LTE芯片的计划,原本预定在今年底前,先推出集成GSM/ T D -SCDMA /TD-LTE的样品机给中国移动测试,2012年再推出采用相关芯片解决方案,并推出集成TD-LTE/FD -LTE的4G双模手机样品。
当时业界预估,如果按照这种速度,在3G时代慢了半拍的联发科技有望在4G上彻底“翻盘”,追上国际一线大品牌的进度。而如今,推出TD-LTE测试手机的速度已然提前了一个季度,后面的整个研发过程亦有望提速。
“如果一切顺利,对联发科技将是重大利好,但这同时又是个漫长的过程。”手机业咨询公司战国策首席分析师杨群称,即便推出了样机,到正式大规模商用还有段不短的路要走,很难在短期内看到回报。所幸的是TD-LTE是中国移动必须推进,且寄予厚望的未来方向,值得“押宝”。
最新的联发科技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期内净利为33 .26亿台币(约合人民币7 .47亿元),同比下滑63.2%.公司认为净利大幅衰退主要是因为手机芯片价格下滑导致的。不过由于一些高利润产品投入市场,二季度毛利率下滑速度有所减缓。
“对于中国移动而言,联发科技在2.5G时代显现出的产品低成本、稳定性、整体性都非常突出。”杨群称,由联发科技推出T D-LTE样机,较其他企业更显得有意义——背后是一股迅速吞噬市场的能力,一股已经被市场验证过的能力。
主推运营商覆盖全球39%人口
今年6月,在一次中国移动面向全球的TD-LTE推广活动中,中国移动研究院有关人士曾向南都记者坦言,目前全世界有意推行TD-LTE网络的运营商都看着中国。“中国移动有最大的市场,6亿用户,商用化意味着市场的快速成熟,影响整个产业链。”当时,中国移动在现场展示TD-LTE业务的均为上网卡,厚度约为市面上普通3G上网卡的一倍,由华为展示的一台测试用手机,也只是展现了TD-LTE网络下可同时上网和通话的时分双工系统,并未表现其他功能。
时隔两个月,除了手机终端方面出现重大突破外,资本市场对于TD-LTE产业亦有了新的关注点——高速发展。“全球部署TD -LTE的运营商迄今已有12家。中印日的3家运营商覆盖了全球39%的人口。”近日,投资银行高盛发布研究报告称,预计上述三家运营商的TD-LTE网络将于2013年启动商用计划。
据了解,今年以来,在中国移动全国7市试验TD-LTE的同时,印度运营商B harti和日本软银在今年巴塞罗那通信展上宣布,今年底计划推出TD-LTE商用服务。此外,中国台湾第三大运营商远传电信(F arEastone)已建立了一个TD-LTE实验室来筹备其网络从WiMAX向TD-LTE的转移。而在全球范围内,目前已有18家半导体企业和设备厂商对TD-LTE半导体进行了投资,数量上超过TD -SCDMA的水平。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