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中国移动 >

中移动用户4.5倍于AT&T收入只及其六成(2)

来源:通信信息报 作者:廖鸿翔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3-24 12:03 
核心提示:王建宙在香港称中国移动仍然是增长型的公司,用户数的持续增长,尤其是3G用户数量增长,成为增长主要动力。但问题在于,这种成长已经不再想当初那样轻而易举。 现在的压力非常大啊!来自中国移动基层公司的一线员工

王建宙在香港称中国移动仍然是“增长型”的公司,用户数的持续增长,尤其是3G用户数量增长,成为增长主要动力。但问题在于,这种成长已经不再想当初那样轻而易举。

“现在的压力非常大啊!”来自中国移动基层公司的一线员工感觉更为明显,“其他两家运营商对我们用户市场的蚕食太严重了。”

尽管用移动拥有全球运营商羡慕的广阔市场,但是近年来随和电信业的高速发展,用户的扩展已经到达临界点。中国有超过13亿的人口,但其中有近9亿在农村。中国移动手中掌握的城市用户已然饱和。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在业绩报告会上也坦言,未来新增用户主要来自农村,而关于目前的业绩下滑趋势,他解释到:“中国移动ARPU持续受压,主要是因为新增客户来自农村,预计未来仍会下降。”

转型可能性思考遇阻

持续增长的用户和稳定的收入来源或许就是一家企业盈利的基础。但对于一只脚伸进科技领域的电信运营商而言,唯有创新才是企业成长的动力。

发展包括高、中、低端用户,形成规模效应是做大通信业这个蛋糕的关键点。但是仍然主要依靠规模增长实际上还在延续2G时代的思路;在3G时代,这样的思路或许能够延缓运营商王冠光芒的“褪去”,但是并不能真正改变王者末路的结局。

对于老牌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更为迫切的则是转型问题。只是转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则显得极为棘手。中国移动早前就提出做“移动信息专家”。这与中国电信提出的做“综合信息服务商”如出一辙。

一直以来,在许多场合中,机遇发展数据业务的中国移动高层都会用AT&T作例子。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曾表示,平均每一个AT&T用户的数据使用量是800M,而中国移动用户的这一指标则远远低于AT&T。

可喜的是,2010财年公司的移动数据业务做到了超过30%的占比。但是这样的比例背后,有多少是真正的用户需求。通过捆绑营销的方式,许多业务被强行推送到了用户“手中”,但使用率确以长期难以保证。“实际上,现在很多数据业务指标都是通过绑定或者赠送的方式来完成的,因为类似手机视频这样的业务,对一个小县城来说并无实际用途,普通老百姓的手机也不支持这些数据业务。”一名中国移动的基层员工这样认为。

中国移动数据增值业务虽然超过30%,但是经过多年的“猛推”,也仅仅是首次达到这一指标,而且近几年没有有效的突破。一边是专家们振臂高呼要重点发展数据业务,另一边却是中国移动赔本赚吆喝。

在移动业务上,中国电信携天翼3G概念强力突袭,借助固移融合的优势,中国移动的许多客户开始流失;在3G业务上,拥有最多现金流的移动明显不敌手中拥有iphone这种极具号召力终端的中国联通的气势。此中滋味,中国移动的员工冷暖自知。

不仅是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ARPU值在继续下降,甚至和日韩欧美差距进一步拉大。毕竟当年依靠短信业务“一招鲜吃遍天”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或许我们会将问题归结于其创新热情的消减,有空心化发展的危险,更糟糕的是,这样下去势必影响TD的创新发展。但问题在于,当下的市场环境,什么样的创新应用才能吸引用户。所有运营商都面临这样的困惑。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