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莫名变4G 运营商被指“违约强推
不久前,北京市民黄女士惊诧地发现其手机信号从移动3G自动变成了4G。“换新卡后,虽然多次收到短信问是否要开4G,可我始终没同意开通啊!”她说。
黄女士随即致电运营商客服询问,对方称,因为是赠送给用户流量,所以系统自动检测手机支持后,就自动开通了4G,没征询用户同意。因对手机上网速度要求不高,且认为4G覆盖并不完善,黄女士通过短信取消了4G功能。然而,没过几天,黄女士的手机信号再次从3G“升级”为4G。
记者在中国移动网站查询一份名为《中国移动通信客户入网服务协议(编号A )》的合同模板,其第一条约定,甲方(客户)愿意使用乙方(运营商)提供的号码及电信服务,具体服务内容由双方通过签署业务受理单或其他方式另行约定。
黄女士说,她并没有签订关于开通4G的业务受理单或合同。
类似情况发生在不少用户身上。据北京等地一些用户反映,自己手机多次收到短信询问是否开通4G,拒绝多次后,仍被强行开通。
在位于北京中关村的一处中国移动营业厅,工作人员表示“店内只能换4G卡,只要手机支持,4G服务是默认开通的”。运营商客服电话也对记者确认,“现在营业厅都是4G U SIM卡,没有以前的老卡了”。这也就是说,只要手机支持,用户无需同意,换卡即被开通4G。
有用户担心,未经同意,便自动进入更快速且可能带来额外消费的网络,资费却要用户埋单,这样的“被4G”是运营商的“诡计”。
流量消费已成运营商营收增长的“救命稻草”。业内人士认为,语音、短信业务持续下滑,争夺数据流量已成为通信运营企业不得不面对的大趋势,为拉动流量消费,运营商对4G寄予厚望。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律师认为,如果运营商未征得用户同意,单方面开通其他业务,显然是违背公平交易的原则,也违背双方自愿订立合同的原则,运营商一定要充分尊重消费者的权益,不能代替消费者做主,不论免费与否都不能“强推”。
邱宝昌等律师认为,随着不少“A PP流量定向减免”“免流量”等创新业务出现,消费者对流量使用细节、具体减免情况应当保有知情权。针对更多涉及互联网领域可能到来的创新玩法,运营商可以给消费者做介绍,但是不能做容易引人误解的、不当的、虚假的宣传,诱使消费者去选择。
(责任编辑:韩杰)-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