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3G >

3G+WLAN已成为当前中国电信运营商建网标准方案

来源:《国际电子商情》 作者:邵乐峰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5-25 07:32 
核心提示:Wi-Fi技术现已被用于几乎所有笔记本和上网本、智能电话和游戏设备。电话、音频播放器、打印机、机顶盒以及其他消费类电子设备对Wi-Fi技术的采用率也在不断增加,来自Wi-Fi联盟和多家调研机构的数据印证了这种市场增长趋势。

Wi-Fi技术现已被用于几乎所有笔记本和上网本、智能电话和游戏设备。电话、音频播放器、打印机、机顶盒以及其他消费类电子设备对Wi-Fi技术的采用率也在不断增加,来自Wi-Fi联盟和多家调研机构的数据印证了这种市场增长趋势。

据ABI Research报道,2010年Wi-Fi产品出厂量增加到7.61亿部,比2009年增加了29个百分点,至2015年将有望超过20亿部。Wi-Fi设备认证数量的持续增长也反映出了Wi-Fi产品的增长趋势。2010年是Wi-Fi Alliance认证数量最多的一年,在这一年中获得Wi-Fi CERTIFIED认证的产品数量比2009年增加了62%。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移动互联网应用在给运营商带来海量数据流量和大笔收入的同时,也考验着运营商网络的承载能力。2011年,国内三大运营商在无线网络方面资本性支出同比增长6.71%,建设重点为网络优化和深度覆盖。其中,关于无线局域网络(WLAN)的暗中较量也越来越明显。

WLAN目前已成为中国政府建设无线城市的标志性部署项目。今年以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都相继启动了大规模的WLAN设备采购和建设部署。中国移动今年率先提出了未来3年内建成100万个Wi-Fi热点的目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移动全国的Wi-Fi热点已经达到12万个。中国电信发布其“无线中国”战略时也称,计划在2012年建成百万个Wi-Fi热点,预计到2011年底将达到70万个。

事实上,目前运营商力推Wi-Fi的主要动力正是来自于数据业务方面的压力。尤其对“60%的移动语音/数据流量和80%的3G数据流量都是在室内传输的,包括办公室、家庭和公交站”的中国市场而言更是如此。因此,在这种环境下,移动性高、成本低、建设速度快的WLAN网络能有效地对移动数据起到分流、减负作用。在移动网络建设的同时配合WLAN部署,以WLAN分担移动网络的承载压力,实现3G网+WLAN网的“无缝连接”体验,已经成为了运营商当前建网的标准方案。

“用不了多久,通过形成覆盖整个城市的无缝高速宽带网络,北京也许就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无线城市。”博通(Broadcom)公司资深副总裁兼无线局域网络事业部总经理Michael Hurlston描绘着未来无线城市的景象。“一旦Wi-Fi成为无线城市的基础,其便利性除了为蜂窝网络卸载负荷,提升用户体验外,还在于通过无线技术实现多种应用的结合,智能电网、物联网和定位就是很好的例子。”

Wi-Fi CERTIFIED n正成为主流

在由Wi-Fi联盟和In-stat共同撰写的白皮书中,Wi-Fi CERTIFIED n的重要性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文章认为,多空间流、40MHz信道和数种关键高效机制是实现Wi-Fi CERTIFIED n覆盖范围与流量改进的关键因素。例如,多空间流允许数据流分割为多个分支传送,因此有助于改进传输性能;40 MHz信道在运行于5GHz频带时允许每个数据包传输更多数据,因此能够提高数据速率;而包括聚合技术在内的高效机制能够减少总体管理成本,提高传输效率,从而为提高流量做出直接贡献。

此外,导致Wi-Fi n技术应用成为主流的因素除了覆盖范围和流量外,文章还特别提到了另外两种“基础架构”:WPA2(Wi-Fi Protected Access 2) security与WMM(Wi-Fi Multimedia)。前者采用AES高级加密标准,并使用预共享密钥Pre-Shared Key和IEEE 802.1X/EAP提供互相认证;后者则是一种QoS机制,支持优先传输语音和视频流,以确保用户在性能敏感型应用中获得出色的用户体验。

Marvell公司资深产品经理张路认为,人们对于丰富的流媒体及对网络的便捷访问的需求推动了高速无线宽带连接的需求。包括视频、社交网络、在线游戏和不断增长的无线连接设备都是这一需求的具体体现,而802.11n则是满足这一需求的重要一步。

“互操作性是Wi-Fi技术被大规模采用的关键。”张路补充说,Wi-Fi联盟认证保证了任何OEM厂商生产的设备都可以和与其他设备相匹配。这样,使用者在购买产品时有了更多的选择。因此产生的市场竞争促使企业进行创新,改善技术和产品。(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