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3G >

实际用户数量比原计划少1亿 3G征途中的三大尴尬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李静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8-08-03 11:01 
核心提示:1月27日,工信部举行的 “2010年全国工业通信业运行情况新闻通气会”上传出信息,截至去年底,我国3G用户共发展了4705万户,与先前工信部提出的2011年3G用户达到1.5亿户的目标相比,尚有1亿用户的缺口。

3G该跑步前进了。

1月27日,工信部举行的 “2010年全国工业通信业运行情况新闻通气会”上传出信息,截至去年底,我国3G用户共发展了4705万户,与先前工信部提出的2011年3G用户达到1.5亿户的目标相比,尚有1亿用户的缺口。

电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新一代3G通信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电信业具有全程全网的特点,用户数处于何种 “能级”,直接关乎网络的经营效益。去年3月,工信部等八部门曾联合印发 《关于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意见》,提出3G愿景目标为:到2011年, 3G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及大部分县城、乡镇、主要高速公路和风景区等, 3G基站超过40万个3G用户达到1.5亿户。这意味着,在未来的10个月当中, 3家运营商如果要完成新增1亿用户的目标,必须每月要新增830万户,而去年平均每月才新增392万户。也就是说,今年每月新增用户数必须是去年的2倍。

未来10个月的道路该怎么走,才能让中国3G用户发展得更给力?让我们先分析一下当前国内3G发展中出现的三大尴尬,而破解这些尴尬,正是未来10个月3G运营商的着力方向。

尴尬一:赚吆喝还是赚买卖

在过去的2010年,虽然三大运营商的3G用户争夺战愈演愈烈,但谁都知道最大赢家是iPhone, “吆喝”重要还是 “买卖”重要,是困扰运营商的第一大尴尬。

以最受欢迎的16G iPhone4为例,只要用户选择每月286元的套餐,就可以0元购买5880元的手机,按此计算,联通为用户提供的补贴高达86%。虽然联通未公布对iPhone补贴的整体情况,但如此高额的补贴对联通来说压力应该是不小的。

1月28日,中国联通香港上市的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 (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联通红筹公司”)发布了业绩下降预告,随即,中国联通也发布预告称,“经公司对2010年全年经营及财务状况的初步测算,预计2010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较2009年度下降50%以上”。分析师认为,2011年,中国联通为吸引3G用户而支出的大量补贴费用可能会继续对公司2011年业绩造成负面影响,最终导致用户数量增加但是利润下降的局面。

尽管中国联通仍陷于 “买卖”与 “吆喝”的纠结当中,但这并不妨碍另两大运营商对iPhone的追捧。有传闻说,中国电信已经开始进行CDMA版iPhone的内测,可能计划提供比联通更高的补贴,如果最终属实,在苹果iPhone热销甚至断货的背后,又一个电信业巨头将背负起沉重的 “龟壳”。

尴尬二: “杀手级”应用在哪里

虽然3G用户规模开始快速增长,但是同国外其他3G运营商相比,移动互联网的运用还未出现爆发式增长,根子还是目前3G的数据业务未出现 “杀手级”应用。许多用户还只是使用手机打电话发短信,这些2G功能占据了3G用户使用手机的绝大部分时间。虽然微博的爆发性增长促使一部分用户添置了3G智能手机,但是,运营商强调的3G “卖点”——诸如可视电话、手机电视、手机支付等应用,并未成为主流。

而从国外运营商的发展来看,聚焦用户需求的3G业务创新完全可以带来巨大收益。以日本运营商DoCoMo为例,它为了拉动移动数据业务,推出了BeeTV,主要针对年轻人提供适合手机屏幕的视频内容,通常为视频动画。这项服务的营销策略是第一周免费,随后要收费,从目前情况来看,超过70%的用户在免费期之后仍然选择这项服务。同时, DoCoMo加速了手机与各种行业应用的融合,比如与各产业工具的融合、与车辆交通管理的融合、与家电信息的融合、与电视广播的融合、与固定通信网的融合。截至去年10月底, NTTDocomo总用户数达到5695万,其中3G用户总数达5511万, 3G用户比例为97%, 3G市场份额占49%。

从电信业的发展历史来看,无论是上个世纪一百年的电报、电话阶段,还是2000年至今的移动电话阶段,网络运营商始终是市场的主导者。但进入移动互联网阶段后,网络技术已经不再是最核心的要素,各种基于网络之上的应用开发才是形成新兴市场巨大机会的关键所在。换言之,整个产业价值链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电信运营商们将要面对的是游戏规则完全不同的新领域。在3G时代到来之际,是继续扮演主导者的角色,还是沦为 “管道工”?运营商们心有多大,天地才能有多大。

尴尬三:靠 “力挺”还是靠实力

变化总比计划快。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全国3G用户净增3683.4万户,累计达到4705.2万户。其中,中国联通去年全年净增1132万3G用户,截至2010年底, 3G用户达到1406万户;中国移动3G用户去年全年净增1729.4万户,达到2070.2万户;中国电信去年全年净增822万户,达到1229万户。虽然从绝对数上说,中国移动3G用户的数量仍然无愧于“老大”座次,但是同中国移动2G时代无可比敌的庞大用户数相比,区区2000万户实在是一个不小的落差。

造成这种落差的原因在于,与中国联通的WCDMA、中国电信的CDMA2000两种3G制式相比,中国移动建设和经营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TDSCDMA网络,是白手起家,任务重、困难大。虽然国家 “力挺” TD发展的态度没有丝毫动摇,但是,“力挺”既体现电信行业 “不对称管制”的特殊性,又必须兼顾公平,这一直在考验着政府主管部门的智慧。

1月25日,针对日前传闻的 “3G版iPad已办完所有手续即将上市”,工信部相关人士表示, 3G版iPad还未获得进网许可证,还无法上市。 3G版iPad需要使用中国联通的WCDMA信号,相对WiFi版iPad, 3G版iPad更实用,因为中国的WiFi覆盖点有限,而联通的3G信号则遍布全国。 iPad上市与否,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一旦iPad上市,无疑将延续联通iPhone的火爆销售,这将给中移动进一步带来市场压力。

工信部的统计显示,截至今年1月初,在天津和海南两个试点省市,成功进行携号转网的手机用户数已经超过2万人,这其中超过七成用户都转入了中国联通。这对中移动更是个危险的信号,否则中移动就无需在去年使出 “剪卡”招数。尽管现在中移动也在积极与苹果合作,但是市场竞争中的先入为主法则,将是中国移动绕不过的 “痛”。

但中国移动毕竟是中国移动。新年刚过,中国移动一系列志在4G的 “组合拳”让人眼花缭乱: TD-LTE开启了包括上海在内的6城市规模试验,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透露,苹果将研发 TD-LTE版的iPhone,在国内4G牌照尚未下发的情况下,中国移动正在考虑购买比利时4G牌照……另外,手机业的 “睡狮”诺基亚上周也已公布将联手微软开展智能手机的业务重组计划,在智能手机领域与iPhone、安卓、黑莓等一决雌雄, CEO放言 “诺基亚正处在一个燃烧的平台”上,彰显出诺基亚的越挫越勇。众所周知,智能手机一旦能形成多极竞争,最先受益的将是运营商,因为它们无需再为层层加码的 “话费补贴”贴上老本……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中国3G的好戏还刚刚开锣。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