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终端 > 智能电视 >

智能电视破冰 用户体验是关键

来源:腾讯科技 作者:繁荣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4-22 10:19 
核心提示:从表面来看,智能电视的产业链架构已趋于繁荣:各方产业的IT、互联网、软件、内容等代表的一些新生力量都已加盟,电视机已出现如游戏、视频、购物、工具、在线支付类等如雨后春笋般的应用。

与往年彩电企业纷纷赶在五一黄金期前公布降价促销策略,并一窝蜂地向媒体介绍近乎雷同的新品功能时,今年的五一彩电大战似乎已没有了往日的硝烟弥漫。

在前两年的这个时日,“彩电卖到了白菜价。”一位在苏宁做过两年彩电促销的员工仍记忆犹新,而他今年的考核任务并不是卖多少数量的产品,而是收集用户对产品体验后的反馈信息。

彩电企业已经意识到,前几年靠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带动销量增长的好日子已经到头。更为危机的是,电视机用户未来的消费主力已开始向80后倾斜,而这一部分人群正逐渐被手机和平板电脑所分流。

“守住电视这块屏必须让电视成为继计算机、手机之后的第三种信息访问终端。”海信集团(微博)董事长周厚健接受腾讯科技采访时更是认为,“硬件制造企业不提升软实力,最后一定沦落为一个加工企业。”

早在2011年,智能的概念已引入到电视机中,即便是苹果、谷歌(微博)也开始排兵布阵,想在最大一块屏幕的争夺中找到机会。从表面来看,智能电视的产业链架构已趋于繁荣:各方产业的IT、互联网、软件、内容等代表的一些新生力量都已加盟,电视机已出现如游戏、视频、购物、工具、在线支付类等如雨后春笋般的应用。

尽管如此,相比手机,智能的蓝海并没有带动彩电产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3年的奔跑后,智能电视无论是在用户反映、产品预期,还是市场回报上,一切显得平淡如水。

难点

是什么阻碍了智能电视的发展?撬动智能电视产业的难点究竟在哪里?

作为一直承担党和政府重要宣传阵地,扮演着“喉舌”角色的广播电视,国家政策上的限制难以让电视机如同手机、PC上获取全部的互联网内容。3D产业联盟秘书长唐斌认为,电视内容上的可管可控,使得很多互联网视频服务商被挡在门外。电视机企业需要与获得互联网电视集成牌照的企业进行合作,而目前仅有的7家,即便是三星、苹果拥有完整生态链的公司也只能是受约束之下“小步快跑”。

其次,中国智能电视应用开发缺乏统一的标准,这也造成了应用各平台之间不通用,开发者开发难度较大。

再次,运营支撑平台不统一、不完善。目前支撑智能电视运营的平台有三种形式:电视厂商自建、互联网电视牌照方、互联网公司,其中电视厂商自建成为主流,包括海信、TCL在内的厂商各自建有自己的运营支撑平台,在操作系统统一性上、运营平台商业支撑上,比如广告平台、支付平台、CDN分发平台等资源上,都还缺乏成熟的规范化运作,这给互联网公司、开发者带来一定的障碍。

以上的难点,使得开发者更倾向于关注在传统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而对智能电视则散失了兴趣和耐心。

目前,国内智能电视厂商应用商店的软件数量通常仅有数百至上千个,且多为厂商自行开发,其程度及安装量远不及智能手机平台。

“电视机开机率不高,应用软件企业根本就不能够收回他们的成本。也造成了智能电视上的应用非常少。”唐斌认为。

而缺乏互联网和软件基因的彩电企业,前期只能简单地照搬智能手机界面和应用,简单地适配传统的电视摇控器。

一位电视机应用的开发者向腾讯科技表示,“电视机的优势是大屏,一些较为私密的个人应用并不适合在一个42英寸甚至是50英寸以上的大屏幕上去呈现。”

这种简单的照搬模式使得智能电视操作体验不佳。据中国视像协会此前公布的智能电视活跃用户显示,整体智能电视行业水平活跃率低于20%。创新工厂董事长李开复(微博)甚至称智能电视使用率只有10%。

智能电视生态链的不完善,让智能电视陷入一个应用缺乏、操作体验差、商业模式不清的死循环。(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