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浩:智能电视的发展及对视频产业的影响
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进步,用户对电视节目内容需求的多样化,智能电视逐步映入人们的眼帘。与普通电视相比,智能电视具备宽带互联网接入能力、搭载操作系统、内置开放或封闭式平台、支持多媒体应用,且能安装、卸载第三方应用程序从而扩充式增加应用功能。目前,国内外智能电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产业链带来较大冲击,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和规范管理。
开放平台,将互联网融入电视Google TV
2010年5月19日Google正式宣布推出网络智能电视Google TV,其采用Intel微处理器,支持Android操作系统与Chrome网络浏览器等软件。2011年6月,在Google I/O 2011 研讨会上宣布了Google TV 2.0 开发工具(“Fishtank”)。Google TV二代也在2011年10月推出。
目前,Google TV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通过机顶盒模式实现,主要的产品供应商是罗技,这种模式能让普通高清用户电视享受智能电视的服务。另一种是通过一体机的形式实现,即在电视机中内置操作系统,实现智能电视的功能。
Google与产业链各环节进行积极合作,通过协同技术平台的支持,建立起创新的、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关系,充分体现了Google对产业链核心竞争力的把握。在内容方面,Google与互联网内容提供商(NETFILX、YouTube等)、有线电视节目提供商(Comcast、Time Warner Cable)、卫星电视节目提供商(Dish Network)进行合作拓展自身的节目内容。在终端方面,Google 已经宣布了和Intel芯片提供商、Sony 等家电制造商、Logitech机顶盒厂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但是,Google TV的快速发展也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在2010年10月,由于GoogleTV对传统电视台的广告收入和商业模式都将产生冲击,首批Google TV遭到美国ABC、NBC、CBS、Fox、Viacom五家公司的联手封杀。同时,由于Google TV的内容都是通过互联网搜索出来的网络视频,其内容的版权、过滤、审核、监管等问题也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隐患。
封闭产业链,打造多屏互动平台Apple TV
2006年1月,苹果发布了iTV,形态是一个机顶盒,没有内置硬盘。2007年2月,苹果公布了第一代Apple TV,带有40G的内置硬盘,同年5月又发布了160G光盘的机顶盒。2010年9月1日,在苹果的开发者大会上,苹果宣布发布第二代Apple TV。新设备的体积大约是第一代的1/4,而价格大约是第一代的1/3。
Apple TV实际上是由Apple 独立开发的一台机顶盒式外接装置,可以接在原有的电视机上,使普通用户享受智能电视的功能。苹果家族的任何产品,如iPhone\ipod\ipad都可以作为Apple TV的遥控器。同时,可以将任何产品中的内容同步到Apple TV上进行观看,形成多屏互动。
Apple TV的产业链相对封闭,在整个产业链中,大部分是由Apple公司自己参与并完成的,只与几家终端厂商和内容提供商进行了合作。在内容方面,Apple只与YouTube、Netflix、Podcasts、Mobile Me、Flickr五家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和ABC及FOX两大电视网签订了合作协议。在终端制造方面大部分由台资企业完成。
与苹果其他产品受热捧不同,Apple TV自推出以来,市场的反应不佳。人们评论Apple TV更像是一台受限的流媒体机,或是出租店的替代品。由于与Apple TV合作的内容提供商很少,导致节目内容匮乏,观众选择性小,而且不能播放1080p高清电视节目,也存在普遍的内容不兼容等问题。(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