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终端 > 其他 >

手机指纹识别屡遭破解 国内产业链观望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4-04-18 10:23 
核心提示:智能手机安全公司Lookout的安全专家Marc Rogers认为虽然指纹技术可被破解,但是与记住密码相比,指纹识别更具备便利性,“虽然生物识别安全并不完美,但本就没有完美的安全”。

三星智能手机Galaxy S5于4月11日起在全球125个国家开卖,其配备的指纹识别技术可支持PayPal支付,然而不到一周,三星Galaxy S5指纹传感器即遭破解,重蹈了去年iPhone5S的覆辙。目前国内移动终端指纹识别产业链公司,尚处于观望阶段,未来发展还面临指纹数据库健全和银行认证等问题。

便利性先于安全性

三星Galaxy S5上市尚未满一周,德国柏林Security Research Labs (安全研究实验室,以下简称SRL)研究员就上传了指纹破解视频,演示了如何利用可拍照手机和橡胶膜制作了一副“假指纹”,骗过了Galaxy S5指纹传感器,并获得该手机的主页面访问权以及在线支付PayPal应用的访问权。而PayPal是首批支持通过指纹识别实现移动支付转账的运营商。

“去年9月,我用同样的方式破解了苹果iPhone 5S的指纹识别Touch ID。”SRL项目主管Ben Schlabs接受媒体采访表示,三星指纹识别风险比苹果的更大,因为允许破解者多次尝试,而苹果的Touch ID在三次识别尝试失败后会要求使用其他密码方式访问手机。

对此,三星发表声明称这种“人工试验”技术含量高,需要特制的器材、材料和条件结合,而三星将继续采取措施提升产品安全。

“如果被盗,我们会取消被盗手机的支付权限,用户可以再建立新账户。”PayPal表示,万一被盗取,用户可以得到PayPal支付保护政策保护。Ben Schlabs称,虽然指纹识别被破解,受害者仅限于个人层面,但是未来健全指纹数据库,一旦破解势必造成影响。

据分析,作为指纹识别技术应用,Touch ID对苹果的意义不仅仅是解锁手机,或者局限于支付方面,而是有望搭建整个苹果系统的身份验证堡垒。而曾经破解过苹果指纹识别技术的Starbug黑客组织指出,“Touch ID只是增加了便利性而不是安全性”。

智能手机安全公司Lookout的安全专家Marc Rogers认为虽然指纹技术可被破解,但是与记住密码相比,指纹识别更具备便利性,“虽然生物识别安全并不完美,但本就没有完美的安全”。

国内产业链观望

国信证券研报认为,虽然安全性和技术成熟性或阻碍指纹识别进一步发展,但是该技术将成为未来智能终端标配,预期2013年~2015年指纹识别在智能手机和iPad市场容量分别达到28亿元、110亿元、236亿元,年平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90%。

“现有基于密码的支付认证,用户记起来太难,商家安全难保障,整个生态系统也无法做到把控测量。” 全球著名的人机接口解决方案供货商Synaptics公司首席技术传播负责人 Sebastien Taveau表示,指纹识别等生物认证是未来网上支付的趋势。

相比苹果、三星等巨头在指纹识别上的积极推动,国内应用于移动支付领域的指纹识别产业尚在观望。据了解,A股市场上,航天信息(行情,问诊)、恒生电子(行情,问诊)、上海普天(行情,问诊)、上海贝岭(行情,问诊)等公司涉及指纹识别或生物识别领域,但目前国内指纹识别技术主要应用在公安、军队、金融银行、食药监管等政府和行业领域,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应用市场,多数公司还处于观望阶段。

对此,航天信息证券事务代表朱凯昨日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技术层面,应用于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指纹识别技术,与应用于公安等部门的技术相通。“未来指纹认证应用于移动终端支付还需要解决指纹数据库建立和银行认证的问题,而我国公安部在采取自然更换健全全国指纹数据库,预计到2015年之后才完成。”朱凯说。此外,还需要解决不同生物认证技术之间的认证关系,以及健全整个信息安全系统,来支持支付领域的指纹识别认证。

恒生电子董秘童晨辉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目前参股的子公司维尔科技主营指纹识别,该公司曾对媒体表示在考虑与相关手机厂商展开合作。

此外,分析机构IHS iSuppli半导体首席分析师顾文军对记者表示,目前上海贝岭在指纹识别技术方面拥有芯片解决方案,子公司中正科技已切入指纹识别领域。中正科技负责人此前对媒体表示,公司主要掌握指纹的核心算法技术,通过手机等智能终端中的配套应用,最终实现指纹的比对、采集、认证。

“在三星、苹果这些巨头推动下,未来指纹识别技术应用于移动支付有望成为趋势之一,市场也可形成预期。”朱凯称。

(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