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子”搅动一池春水 引发产业链集体思变
最近,“盒子”(互联网机顶盒)领域好不热闹:先有乐视盒子C1的奇袭——13万“乐迷”预约5万台C1,再有小米盒子的逆袭——遭遇广电总局叫停后突然“复活”。相对互联网机顶盒的来势汹汹,广电运营商的机顶盒和电信运营商的IPTV业务难免显得黯然失色,而“盒子”的这股势头无疑将搅动视频产业的一池春水,引发终端、牌照、网络运营等产业链各环节集体思变。
终端商:甩开膀子为10元
在小米“盒子”初现端倪之时,“盒子”市场只被寥寥数家企业占据,短短几个月时间,市场的情况已大不相同。
“去年下半年进来的新厂很多,多得都数不清了。”有业内人士这样说。“盒子”已成为深圳电子制造业的一个热点,之前做平板电脑的、做MP4的、做小音箱甚至做鼠标的企业都开始参与进来。
“互联网下一个爆发点在客厅。”在这一判断的引领下,金亚太、迈乐、杰科、海美迪等一批类似背景的厂商开始进入。然而,2011年年底,广电总局正式下发《持有互联网电视牌照机构运营管理要求》,又让“牌照”这个必要条件横亘在“盒子”制造企业面前。
面对市场和政策的纠结,一些苗不红根不正的草根“盒子”还是选择了入市,淘宝等网络平台成了它们最好的销售渠道。
新进入者的不断涌入带来的是利润空间的缩水。目前,“盒子”的价格大部分在299~499元之间,而业内人士透露,一个300元左右的“盒子”,实际上利润只有10元钱。这意味着“盒子”如果通过实体渠道销售,卖一台连买份快餐的利润都不到。但是,“盒子”厂商依旧无怨无悔,因为和山寨手机、电脑配件、硬盘播放器相比,“盒子”行业正处在上升期,如果不在这个时候抢占市场今后很可能连一勺羹都分不上。
牌照商:抛开牌照做运营
尽管是一种稀缺资源,但是仅凭牌照并不能让牌照商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
中广互联网分析师熊飞指出,以向电视机厂商收取的牌照费为例,已经从早期的“一机一费”模式演变为“打包收费”模式,即电视机厂商以买断某一型号的授权,不再跟产量挂钩。另外,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多屏分享器以及智能电视棒已经逐渐向电视传输高清内容和应用,这无疑是游离于广电总局监管政策之外,技术进步导致原有的政策管制逐渐失效,牌照变现能力在下降。
不难看出,牌照的持有商和“盒子”制造商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就是大规模地发展用户,借此来抵消“牌照红利”减弱带来的损失。然而,扩大规模又需要更多地与终端厂商合作,大批量的合作难免会造成牌照商议价能力的下降。
此外,互联网视频企业也在“盒子”上发力,以免“大权旁落”。在国外,“盒子”产业主要由互联网视频产业主导,比如Youtube在OTT盒子中集成自己的应用程序,用户使用大屏Youtube必须付费充值。而国内的互联网视频企业也看到了这一模式的优势。去年,腾讯与CNTV子公司未来电视达成合作;爱奇艺选择了牌照方之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旗下央广新媒体公司以及江苏电视台成立的合资公司银河互联网电视有限公司;PPTV也在准备自己的“盒子”。他们先期以合作的方式站住脚跟,羽翼丰满后再“旁路”掉牌照商也不是没有可能。
因此,牌照商无法躺在牌照红利上高枕无忧,亟须向运营转型。熊飞认为,转型的方向是内容集采、CDN、IDC、终端布局、人机交互、大数据运营等方面。
对此,牌照商之一的百视通已经迈出了脚步。CES展期间,百视通宣布与华为联合推出4核OTT机顶盒,与CableLabs合作展示HTML5应用,并已纳入电视终端应用重点项目。除了终端及技术层面外,百视通还在更早时候与时代华纳、派拉蒙、台湾热门综艺节目等签约。1月21日,百视通更是与同为SMG旗下兄弟单位的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联手推出互联网电视机顶盒“财神聚宝盒”,在内容、品牌、运营、终端等方面深入拓展,直接在垂直行业领域进行全产业链整合。(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