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移动互联网 >

汽车分时租赁尚难谈“共享”

来源:法治周末报 作者:马树娟、实习生吴昊 责任编辑:方向 发表时间:2017-04-25 12:19 
核心提示:“现在谈汽车共享不过是噱头。”南京易充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鑫指出,汽车分时租赁还没发展到能够实现共享的程度。一台车如果要真正意义上达到共享状态,必须要融合两种模式:一个是“人找车”;另一个是“车找人

继共享单车风靡多个城市后,打着“出门即开,随到随停”“简单,随时,随地”“无论你在哪,想去哪”等宣传口号的共享汽车也进入公众的视野。

随着去年分时租赁汽车鼻祖car2go落户重庆以及近日途歌在深圳的试点,汽车分时租赁渐渐引起公众的关注。行业中不乏有人将分时汽车租赁套上了“共享汽车”“摩拜汽车”的帽子。

然而,当下正受热捧的汽车分时租赁真能担当起“汽车共享”的名号吗?

谈“共享”为时过早

“现在谈汽车共享不过是噱头。”南京易充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鑫指出,汽车分时租赁还没发展到能够实现共享的程度。一台车如果要真正意义上达到共享状态,必须要融合两种模式:一个是“人找车”;另一个是“车找人”。

李鑫介绍,所谓“人找车”模式是指现在的传统租车或汽车分时租赁;而“车找人”模式指的是如今的网约车,但这种模式还需要司机的介入,也没使车辆达到共享状态,“只有合理有效地融合这两种模式,使人和车能够随时地衔接和结合,才能真正意义上使一台车实现共享”。

一谈到车辆共享,人们自然会联想到现在的共享单车。据腾讯科技报道,北京的共享单车保有量达到20万辆,上海单车总数量突破36万辆,而广州和深圳的共享单车也不容小觑,分别有近20万辆和32万辆,渗透率分别达到1.5%、0.9%、1.4%和2.8%。

而汽车由于购置成本高,渗透率还非常低。据不完全统计,在重庆,car2go已陆续在主城区投放600多辆奔驰smart汽车……而重庆人口总数高达3000多万人。

李鑫向法治周末记者介绍,同样是分时租赁汽车,在法国巴黎,由于其政府的大力支持,几乎可以达到500米一辆新能源汽车,而且不会为充电发愁。而我国汽车分时租赁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些企业在一线城市能够投放几百辆已经相当难得,而我国的北京、上海平均都有几千万人口,相比之下,其渗透率收效甚微。

“事实上,共享单车之所以会被老百姓认同,是因为它的投放规模达到了一定程度,实现了老百姓取车和换车的便利性。”国家发改委综合交通运输研究所主任程世东说道。

在程世东看来,汽车分时租赁如果想要得到老百姓的认可,达到共享的程度,至少要做到在绝大多数的停车场都能找到可以使用的汽车;同时,大多数停车场需为共享汽车提供停放场所以及其他经营条件,否则,这些停车的成本会增加到用户身上,降低用户的使用积极性。

“而这些不应该都是政府的责任,还需要各个汽车分时租赁企业跟停车场所有者不断沟通协调来实现。”程世东说道。(责任编辑:方向)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