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移动互联网 >

洞察中国科技行业并购

来源:华兴资本 作者:华兴资本 责任编辑:方向 发表时间:2016-10-28 11:01 
核心提示:考虑到目前投资情绪低落、IPO大排长龙,中国的消费类科技公司预计还将进一步整合。但是,像滴滴-快的以及美团-大众点评这类巨头的合并交易却并未再度出现。驱动新一波并购浪潮的是一系列小额交易,其原因在于行业参与者正步步为营、张弛有度地拓宽其投资组合

本文原标题:《洞察中国科技行业并购:这些企业是对手还是朋友?》

2015年中国科技行业掀起的并购大潮,在2016年依旧热度不减,并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本文是AVCJ(亚洲创业投资期刊)关于中国科技行业并购的报道,华兴资本董事总经理兼并购业务部主管蔡伟定在报道中分享了他对并购市场的分析与洞见。

整合正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一项重点议题:对于许多羽翼日渐丰满的互联网企业,兼并收购已经成为它们在核心领域保持优势地位并不断探索新兴业务的重要手段。

在中国科技界,旗鼓相当的企业之间进行平等合并在以往并不常见,而今这却成为结束“烧钱大战”的合理手段。“友商”们曾连续数年一掷万金、拼抢市场份额,而现在却被鼓励以结盟方式实现休战。停止敌对行动之后,企业的业务重点从争相向客户提供补贴转移到发展可持续商业模式上来,这也意味着双方的投资者不用再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提供的资本金被挥霍一空。

过去18个月,有两项交易特别抢眼:分别由腾讯控股和阿里巴巴集团支持的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于2015年年中实现合并,并很快重新命名为“滴滴出行”;2015年年底,一度针锋相对的 O2O 服务网站美团网和大众点评网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合并后的企业均获得了更高的估值,甚至超过了合并前两家独立运营企业的估值总和,滴滴出行以及美团点评这两家巨头也由此获得了更大的融资。

考虑到目前投资情绪低落、IPO大排长龙,中国的消费类科技公司预计还将进一步整合。但是,像滴滴-快的以及美团-大众点评这类巨头的合并交易却并未再度出现。驱动新一波并购浪潮的是一系列小额交易,其原因在于行业参与者正步步为营、张弛有度地拓宽其投资组合;在专注核心业务的同时,以更审慎的方式进行扩张。

“行业整合还将继续。”光速中国创业投资基金的联合创始人兼合伙人宓群表示:“所有数据都表明,兼并收购在中国正成为大势所趋,投资者们也因而有了上市之外的另一条退出路径选择。这一点与美国市场类似。但是,大部分并购活动将与我们在过去一年多里所看到的两大竞争对手合并交易略有不同。我们将看到更多典型的收购交易。”

心态转变

Mergermarket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科技行业已公布的并购交易达307笔,累计金额达707亿美元,涉及计算机软件、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等领域。2015年的交易金额超过了此前四年的总和。2016年前9个月,科技行业的并购交易额达612亿美元,上述几个细分行业仍占主导地位。

滴滴出行最新一轮融资73亿美元,其中包括45亿美元股权融资,公司估值已超过250亿美元(编注:以上数据来自AVCJ报道;据其他媒体估算,滴滴出行估值可能高达275亿美元)。美团-大众点评(以下称“新美大”)在合并后不久即完成33亿美元融资,目前公司估值为180亿美元。这些案例表明,并购不一定是件可怕的事。实际上,这些交易可能带来成本结构的改善以及新的市场拓展机会,对企业、投资者等各相关方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责任编辑:方向)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