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移动互联网 >

4G网络支持IPv6最大阻碍:终端和应用支持度不足3%

来源:光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4-11-28 11:04 
核心提示:从目前全球IPv6部署来看,4G基础硬件传输设备的IPv6协议实现依旧有待考验,需要一同构建专业的IPv6设备测试,方案评估平台,为LTEv6及IPv6下一代互联网的升级部署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使IPv6的升级部署更可靠,安全,稳定。

2014年11月2日,工信部和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IPV6在LTE网络中部署应用的实施意见》,提出启动“中国LTEv6工程”,加快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建设。根据该意见确定的目标,到2016年末,通过LTE(4G)网络建设将带动发展IPv6用户3000万以上,率先实现IPv6在移动互联网中的规模应用。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整体移动互联网产业对IPv6的全面支持,而通过全球IPv6测试中心提供的数据来看,目前移动回传网,移动核心网等基础设施、移动用户终端及应用APP对IPv6支持度不够成为网络IPv6升级和部署的最大难题。

4G LTEv6工程,核心网设施需全面支持IPv6

4G LTE作为下一代IPv6互联网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其部署升级也需要高效,稳定,可快速适应业务变化,LTE基础网络设备的IPv6协议一致性、互通性、稳定性实现将给升级部署带来新的挑战和难题,而设备支撑下的数据网络如何高效、快速、安全的实现数据传输,IPv6核心协的支持度将不可或缺;从目前全球IPv6部署来看,4G基础硬件传输设备的IPv6协议实现依旧有待考验,需要一同构建专业的IPv6设备测试,方案评估平台,为LTEv6及IPv6下一代互联网的升级部署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使IPv6的升级部署更可靠,安全,稳定。

据全球IPv6测试中心(www.ipv6ready.org.cn)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11月1日,全球共下发IPv6ReadyLogo 1939个,涉及网络设备3600余款(中国获取Logo 596个,占全球总量的31%),其中约79%集中于接入和汇聚型路由交换、安全、应用交付等设备。随着IPv6的升级部署和快速发展,移动核心网基础设施需快速实现对IPv6的全面支持。因此对相关的网络设备进行严格的IPv6一致性和互通性测试验证将是十分必要的。

用户终端及APP应用IPv6支持度低

截止2014年11月25日,全球IPv6测试中心结合多年在IPv6领域的研究和测试经验,对用户终端设备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市场调查和迭代测试,调查和测试结果显示,目前国内外包含家庭网关,手机,平板电脑,网络打印机,网络存储等智能终端设备的IPv6协议实现斑驳不齐(数据显示:不足2%的用户终端可100%通过IPv6一致性测试,近43%的设备并未进行IPv6协议栈的升级添加),而基础网络的升级必将带动接入终端的更新升级,为了实现IPv6网络的平滑过渡,提升用户体验,需要国内终端厂商的一致努力。与此同时,业内需要并缺乏权威的IPv6终端测试方案及验证平台,用以验证终端设备的IPv6协议实现,全面提升IPv6网络环境下的真实用户体验;据悉,目前全球IPv6测试中心正开放对用户终端的IPv6ReadyPhase-2测试认证,提供权威测试验证方案的同时,也为厂商提供了一个一体化的协议验证平台。

在为期8个月的调查和测试过程中也发现,IPv6环境下终端应用软件的极度匮乏(包含游戏、工具、社交、理财、生活等在内的国内终端应用,IPv6支持度不足整体市场的3%),由此可见,应用市场的IPv6支持也需要紧跟步伐,在APP迭代升级的过程中,迫切的希望开发者们正真考虑到未来网络传输环境下对IPv6支持度的高度重视,从而在IPv6网络环境下,更直观、简洁的提升用户体验。

“中国LTEv6工程”将带动下一代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发展

全球IPv6测试中心主任、IPv6ForumFollow李震在采访中表示:“4G网络对IPv6的支持将带动新硬件厂商的设备开发(不局限于路由交换等,包括从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所涵盖的数据传输及终端设备都将支持IPv6)。随着新硬件的开发和生产,IPv6的测试验证也需要同步跟进,从而保障投入线网中使用的网络和接入设备对IPv6的高度支持,带动IPv6的部署和发展的同时,支撑LTEv6和下一代互联网真正走向成熟。从目前的测试情况来看,在LTE分组传输设备中,目前仅有烽火通信的IP RAN设备通过了IPv6 Ready金牌认证。市场上支持IPv6协议一致性和互通性的产品良莠不齐,传统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IPv6支持度将直接影响下一代互联网的部署及用户的IPv6体验,IPv6 Ready 项目组将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全面推进IPV6在LTE网络中部署应用的实施意见,积极推动下一代互联网的应用发展。

(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