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贱卖误区 流量经营仍在走老路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信运营商不得不面对传统电信业务下滑、流量增加的现实。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1-7月非话音业务收入3540.0亿元,占电信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提升到53.3%。话音业务收入3105.3亿元,同比增长1.1%,比去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移动数据流量消费特点突出,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累计完成69077.2万G,同比增长63.8%;业务收入实现1022.9亿元,同比增长54.9%。
在互联网应用对传统电信业务加速替代趋势下,着力流量经营成为三家的必选项。早在几年之前,运营商就提出了流量经营的概念,各地运营商也纷纷推出流量产品。
然而,许多地方的流量经营陷入“贱卖”流量的误区,如何提升流量的价值是目前运营商需要思考的话题。
三方面着力
自中国电信2010年下半年首次提出了从‘话务量经营’转向‘流量经营’的理念后,目前运营商在流量经营中在产品组合、外部的业务层面合作、资费等方面都有一些积极的探索。比如联通与一些视频类App的合作,免流量;在资费方面,为了应对消费者流量消费的弹性,推出流量包的随时订购,随时生效。
纵观目前三大运营商推出的相关流量产品。概况起来,一是纯流量包产品,三运营商都有此类产品。纯流量的推出形式,或者以单独的产品形式,例如中电信去年底推出的三档流量卡产品、中移动的5元流量包;或者作为其他产品的必选产品,以中移动的存话费送手机为例,20元150M作为必选包;或者以叠加套餐的形式推出。
第二种是定向流量包的形式,中联通和中电信在此方面做了较多的尝试。例如中联通与搜狐视频合作推出的15元定向流量包、与腾讯合作推出的微信沃卡。中电信与网易合作的易信。
第三种是在商业模式上的探索,阿里近日推出的免费流量模式,开启了“用户免费、企业买单”的后向收费模式。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电信运营商的新增长点必然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基于智能管道平台的流量经营;二是基于智能管道的价值链整合赢利模式(前后端收费);三是新技术新应用的新市场新客户新利润。但后两者仍在培育的过程中。
对此,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研究员李耀华告诉记者,目前运营商正在做的流量经营,不外乎从三个方面着力:第一,如何提升每用户的流量,这是传统的电信思维,通过规模发展拉动收入;第二,如何降低流量的承载成本;第三,如何提升流量的品质,将流量和应用打包来卖,以流量促应用,以应用保存量。
三运营商在流量经营方面体现出差异化。中国移动在流量经营方面由于原有3G用户与网络弱势,目前主要采取的是以TD终端销售来拉动3G流量,注重的是流量规模和流量用户的提升。联通的重点在于加强与应用的紧密结合,加快网络深度覆盖,保持流量的优势;电信的重点在于发挥固定移动的综合优势,缓解网络利用率过高的问题。
中移动的流量经营相对保守,一直在控制资费下降,主要在于希望通过流量来增收。目前其户均流量相比于其他两家运营商还有很大差距,终端、网络部署的匹配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其发展。
电信研究院刘涛表示,目前看联通和电信在流量产品方面品种多,步子迈的大一些,移动相对保守。他表示,移动实力最强,受到OTT冲击最严重,抵制也最强。但联通电信本身规模就小,冲击也不大,与其正面竞争难以根本改变市场格局,不如另辟蹊径,引入互联网公司,放弃一部分利益,打乱既有规则,也许能够获得更大的收益。
传统通信思维下的流量经营
纵观运营商的流量产品,多数还是传统通信思维,尤其是在众多的地方运营商。李耀华表示,国内在流量经营方面较好的举措包括:全国统一流量套餐、闲时流量套餐、定向流量、流量分享,综合组网等。这些举措总体属于运营商的思维,即如何把流量这个产品卖好。
刘涛表示,运营商在流量经营主要还是在卖流量,属于传统的电信思维,把流量当成如同语音和短信的产品,打包低价出售,长期看会拉低流量单价,量收不匹配,损害自己利益。
而在众多的背负指标压力的地方运营商,难以在几近饱和传统电信市场寻求增量,而流量成为完成收入等KPI的重要途径。山东移动某地市人员告诉记者,当地50%的收入增量来源于流量产品。他表示,“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用户习惯了用手机上网,自然就有流量的需求。即便不用开拓新增市场,通过向老用户推荐流量包,也能获得可观的收入。”
但对于稀缺的资源,,运营商豪掷流量屡见不鲜。以联通为例,其去年就针对2G用户的一种“随意玩”套餐,只需要5元就可以使用1GGPRS流量,10元则可以使用高达5G的GPRS流量。而与此同时,移动、电信等也纷纷展开流量经营的创新,推出了各种大流量的闲时包月套餐,其中移动的“动感地带”也将包月流量上限提高到了1.7G的水平,电信更是针对微信、微博等热门应用推出了流量高达2G的专属套餐包。
即便是通过引入互联网公司等合作方的方式,也存在流量贱卖的风险。易信当初推出以送300M流量被视为最大的卖点。“但是当易信这类合作规模很小的时候,还可以,一旦成长起来,有了收入,占用了大量流量管道资源,也许就是双方合作出现问题的时候。就像当初腾讯和移动就是先合作后反目。”刘涛表示。
首开破冰之旅的微信沃卡、以合资公司形式走得更为彻底的易信、甚至是胎死腹中的Jego,这些带有互联网特点的产品,无疑代表了运营商流量经营的探索。财报期内,中国电信的3G手机用户的每户月均流量超过168M,同比增长51%,中移动无线上网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62.2%。
尽管如此,增量不增收的情况仍然明显。财报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中移动无线上网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62.2%,而无线上网业务流量同比增长129.0%。中国电信3G手机上网流量同比增长近两倍,手机上网收入则只增长一倍。(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