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开放平台与困“兽”之斗
本文原标题:《从匿名聊聊被秒杀,谈开放平台与困“兽”之斗》
写在前面的话
大家好,我是松禾远望基金的合伙人田鸿飞,今天跟朋友们聊一聊,为什么开放平台诞生不了独角兽的话题。
上周五微信关停了仅火了一晚上的小程序“匿名聊聊”。对此我想表达的是,背靠日赚1.6亿人民币的腾讯,不差钱的微信作为开放平台,从来没有给任何创业公司野蛮生长的机会。特别这次“匿名聊聊”触碰的还是微信的底线——社交,结果瞬间就被以涉嫌诱导分享给封掉了。
早在2009年,我比较中美两国开放平台创业机会时,得出过一个结论:由于文化差异,美国是假设每个人都是好人,直到你做了坏事被抓到了,才把你归类为坏人;中国是假设每个人都是坏人,直到我验证你之后,才认可你是好人。
所以美国开放平台的运营机制非常简便,从注册到应用上线不超过几分钟,和注册邮箱一样容易。如果真有用户举报你,平台会有一个统计数字,直到你的用户举报数量超过了某个设定的阈值,你会收到自动邮件警告。如果后续再超过更高的阈值,你的一些传播渠道比如分享功能会被自动关闭。
中国开放式平台的做法,同样要先注册,但注册时往往要提供繁复的资质证明材料。然后材料提交后,开放平台还要进行审核。这个审核过程看具体应用类型,短则一两周,长则达一两个月,你想哪个创业公司能等这么久?然后还经常等到一个不明说的否定结果,实际是你的应用和平台的广告利益有冲突!
不过不管是在注册简单的美国,还是需耐心审核的国内,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那就是这些开放平台从来都成长不出独角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双方利益关系会冲突!现在微信关停了“匿名聊聊”,历史上Facebook也搞垮过明星公司Zynga和OfferPal。
所以对于开放平台上的创业公司而言,也许前期可以把开放平台作为一个起步的杠杆和跳板,不过最终一定要想好如何脱离开放平台而独立生存。也就是一定要做困“兽”之争,要突破平台的束缚,不然永远没有机会长大成为独角兽。
可能很多人会说“匿名聊聊”还没有做大,不具典型性来说明开放平台与独角兽的关系。那让我们再回顾一下Facebook与Zynga相爱相杀的故事。
最早听说Facebook要推出应用编程接口(API),建立开放平台(Facebook Platform),还是在2006年,硅谷刚刚从互联网泡沫中苏醒过来。我记得那时硅谷的流行话题还是Web2.0,明星公司是Digg,YouTube,Dodgeball等。此时的大背景是,经历了从2004到2006两年的狂奔,Facebook逐渐显露出疲态,特别是缺乏流量变现赚钱的方式。(责任编辑:方向)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