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还未普及,何来爆发?
最近支付领域的两件大事儿,都与移动支付有关。一是微信挟6亿用户推出微信支付布局O2O;另一件事儿是支付宝PC端转帐将收费,而手机端转帐继续免费。对此,不少媒体和业内人士纷纷感慨:移动支付即将爆发,银联或将被颠覆。
的确,微信6亿用户是一个很庞大的群体,但这并不意味着微信支付能够颠覆传统支付手段。在笔者看来,无论是支付宝,还是微信支付,现阶段移动支付还未进入普及阶段,爆发更是无从谈起,颠覆更是荒诞不经的言论。
央行发布的《2013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第二季度全国共发生电子支付业务62.45亿笔,金额251.0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41%和24.62%。其中,网上支付57.87亿笔,金额247.8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87%和24.10%;电话支付0.86亿笔,金额1.08万亿元,同比分别减少6.07%和13.53%;移动支付3.71亿笔,金额2.0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4.70%和363.92%。
从规模上来看,移动支付的规模还是相当小的。不可否认,移动支付最近一年的增长速度非常迅猛,但要在电子支付领域中占据一席之地,还需要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说白了,移动支付概念虽然火爆,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仍面临不少困难。
安全至今仍然是影响移动支付普及的一个因素。目前,移动支付通常构筑在智能手机这一硬件设备上的,以客户端结合硬件的形式完成支付。也就是说,移动支付涉及到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和运营商,每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会引发安全问题。正因于此,很多用户对移动支付的安全性还心存疑虑,安全因此成为移动支付普及中的一个绊脚石。
相比之下,应用场景太少才是影响移动支付发展的最大障碍。
在银联的推动下,刷卡支付也成为了一种潮流。追根溯源,信用卡和银行卡支付方式之所以能够高度普及,与POS机丰富的应用场景有着紧密的联系。五年前,很多大商场和超市才能刷卡;现在呢,大大小小的商家以及街边的快餐店都可以刷卡支付,这是刷卡普及的硬件基础。再看移动支付,应用场景至今非常有限。
据悉,携6亿用户的微信支付,目前只能微信这个封闭的体系内应用。尽管微信支付可以通过刷二维码购买饮料、咖啡以及手机充值,但前提是,商家必须有相应的APP配合使用才能实现。也就是说,微信支付要想普及,必须有强大的地推团队,在各商家安装APP来配合微信实现二维码支付。对于商家们而言,与安装银联的POS机相比,无论是维护,还是投资,微信支付的成本都要高得多。
再看基于支付宝的移动支付,同样存在应用场景少的诟病。不久前,银泰商业集团与支付宝钱包达成战略合作。消费者在银泰可以无现金消费,拿出支付宝钱包直接在全国37家银泰百货、银泰城门店享受手机支付服务。除了银泰外,能够使用支付宝移动支付的商家并不多。
显而易见,无论是微信支付,还是支付宝钱包,目前应用场景都相当有限,与传统的银行卡支付应用场景有着太大的悬殊。未来,以微信支付和支付宝钱包为代表的移动支付要想普及,必须有丰富的应用场景为支撑。想当年,支付宝能够迅速普及,并成为主流的第三方支付工具,就是因为应用场景丰富,因为很多电商网站都可以使用支付宝支付,这是关键所在。
归根结底,移动支付空有庞大的用户规模是没用的,应用场景的数量取决于移动支付的规模和发展速度。透过POS机普及和支付宝普及不难看出,尽管移动支付增长迅猛,但应用场景少的现状,注定了移动支付短期内仍处在普及阶段,爆发尚需时日。
(责任编辑:韩杰)-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