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放弃就WTO“银联垄断”案上诉
世界贸易组织(WTO)当地时间8月31日发布的新闻稿显示,“WTO争端解决机制(DSB)采纳了”中国部分-影响电子支付服务的措施“一案的专家组报告,中国没有对报告进行应诉或上诉。”该专家组报告此前已于7月16日公布。
中国商务部网站发表文章表示,专家组报告支持中方将有序开放支付服务市场的观点。而据路透社报道,美国8月31日对中国决定不上诉表示欢迎。美国贸易代表柯克在声明中称:“中国现在有30天的时间对如何达到WTO7月16日裁决的要求作出说明。”
但对于如何 “有序开放支付服务市场”,目前各方并无明确的说法。
银联一位高层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表示,银联赞同商务部的观点。商务部在其官方网站上表示,境内外机构间的合作与竞争符合电子支付服务市场的发展方向,中方将继续推进电子支付服务市场的改革开放与国际合作。
商务部还称,专家组报告驳回了美方部分主张,支持了中方有序开放支付服务市场的观点。专家组同时裁定,涉案电子支付服务属于中方加入世贸组织时承诺开放的“所有支付和汇划服务”,部分涉案措施违反了国民待遇承诺。中方对服务归类的裁决持保留意见,认为应在今后的案件中进一步澄清这一体制性问题。
“我们看到中美两国政府在根据WTO的裁决来制定实施方案的过程中,依然有一些步骤尚未结束。”Visa中国一位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人士指出,Visa期待能通过在中国市场的新的投资与创新,为中国的银行客户和广大国内持卡人提供更好服务。
“开放的支付系统可以减少现金支付需求,鼓励创新并减少经济系统风险,从而促进增长。我们期待可以在中国保持我们业务的增长。我们将在中国继续推进移动支付与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打造一个超越现金的社会。”万事达卡组织的一位高管向记者表示。
“Visa与MasterCard目前在国内没有清算渠道,即使发行银行卡,也没有市场,短期内还需要借助银联的渠道。”国内某国有大行高层人士表示,能做和做好中间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IBM全球业务咨询服务部支付产业及运营转型首席顾问黄悦认为,即使人民币支付市场完全开放,如VISA、万事达这样的国际品牌在中国的发展前景难言乐观。现在银联在国内外的发展卓有成效,中国已有足够底气开放市场。”
国际卡组织如进入中国境内,除银联外,第三方支付机构是否会受到影响?
“目前尚不清楚国内该领域放开的程度以及将放开哪些业务,如果仅放开清算转接业务,则更多层面上是银联面对竞争;如收单业务也放开,则对第三方支付有较大冲击。现在业务放开程度不明朗,国际卡组织到底能做哪些业务尚不明确。”易观国际分析师张萌称。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