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电子商务 >

支付行业新棋局 移动支付3年后将成主流(3)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聂伟柱,洪偌馨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8-31 15:04 
核心提示:各支付参与方应共荣共存 余金桥:很多时候支付手段技术并不是主要的东西,技术的目的是更方便、快捷、安全地让用户把钱花出去。无论是磁条卡,还是手机支付,客户的体验是我们最终核心的目标。 在这方面,对于银行

各支付参与方应共荣共存

余金桥:很多时候支付手段技术并不是主要的东西,技术的目的是更方便、快捷、安全地让用户把钱花出去。无论是磁条卡,还是手机支付,客户的体验是我们最终核心的目标。

在这方面,对于银行来讲,应向支付宝、财付通、快钱等第三方支付公司学习,因为它们更贴近市场,更了解用户需求。第三方支付公司对市场的敏锐性、对客户体验的把握远远超过银行。

对于银行而言,要上一个新的产品,这个产品经过银行内部的各种委员会评审,整个一圈审批走下来,长的甚至会持续半年的时间。而在第三方支付公司,根本没有如此长的审批链条,其应对市场的反馈十分迅速。当然这也造成了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不足之处,即缺少一些规矩,缺少一些管理。

个人认为,现在第三方支付的迅猛发展,最直接的冲击实际是银联。当然,混乱的网络支付竞争也扰乱了这个新兴的市场,带来了很多潜在的风险,比如客户资料的泄密等等。第三方支付作为迅速发展的渠道拓展方,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和它们合作空间还是非常大的。

董俊峰:商业银行面临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和服务智能化的严峻挑战,如果不去大胆创新,不去主动转型,确实面临很大的经营压力。

首先,央行今年6月的不对称降息实际上拉开了利率市场化的序幕,银行利差明显收窄,未来银行以传统的利息收入为主的旧有经营模式已经基本接近尾声。全球银行Top 10里,中国有多家大型银行上榜,但高盈利水平不代表高盈利能力。

第二,金融脱媒是今天非常普遍的现象。例如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出现,还有互联网公司的出现,它们也在做一些金融业务,银行所主营的金融服务领域,新的市场进入者正在分流这些原属于传统银行的业务和客户。一方面在金融脱媒,另一方面,在市场新进入者和传统银行之间,存在监管标准的不对称。

第三,互联网新兴的应用和移动互联一些新技术的出现,降低了金融服务的门槛。银行是相对比较稳健保守的行业,这方面的创新文化和反应速度相比前者要滞后和缓慢得多。

所以这三个方面决定了银行必须转型发展、创新发展。

说到支付创新,有两个方面建议,一个是支付产品创新,银行必须要学习和注重客户体验的变化,快速调整产品创新和研发策略,优化面向客户服务的交互界面,最大程度地提升随时随地随心的客户体验。另外一个方面,支付链条的各个参与方,应在大的生态环境里共荣共存,有序发展,监管部门在协调市场秩序以及加强相关业务和技术标准规范监管方面,有进一步发挥作用的空间。现在,我觉得这个市场的发育和发展,多少有点无序的状态,大家都是只管自己闷头发展,没有去深度思考这个行业如何在一个健康的生态空间里协调发展,如何走得健康,走得平稳,走得可持续。

戴兵:从今年各家银行中报来看,银行存贷利差在收窄;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加之GDP增速放缓,银行业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盈利压力将越来越大。从这点上看,银行业在与支付链条上各个参与方合作过程中,在业务收入方面已经没有让步空间。

杨丹菊:在移动支付领域,最大的问题不是技术,而是环境的问题。浦发银行推动支持非接触方式的金融IC卡,只能跟在后面做,因为这个市场不是中小银行能推得动的。

各家银行都在同一艘船上,除非像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国有大行肯放弃暂时的利益去推动这个业务,改善市场环境,否则对于跟随者而言,无法改变大环境,只能采取跟随策略。(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