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电力 > 国家电网 >

国家电网:构筑电网尖端科技新高地(2)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6-27 13:59 
核心提示:从2004年一特四大战略的提出(发展特高压电网,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和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集约化开发),到2009年1月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投入运行,不过短短的4年多时间。如此短时间内取

从2004年“一特四大”战略的提出(发展特高压电网,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和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集约化开发),到2009年1月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投入运行,不过短短的4年多时间。如此短时间内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在外界看来,似乎有点难以置信。

不过,这意料之外的事,本在情理之中。事实上,从l986年开始,我国便将特高压输电技术研究列入国家“七五”、“八五”和“十五”科技攻关计划,这为国家电网的跨越式发展积淀了雄厚的科研人才队伍和技术基础,只是因为过去特高压一直缺乏应用前景,研究人员不断流失,研究成果被束之高阁。国家电网党组审时度势,提出发展特高压电网战略,为这些多年来潜心默默研究特高压技术的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一展身手的大舞台。“这是高电压技术领域几代人的愿望,我国的工程需求将对科学研究产生巨大的牵引力。”武汉高压研究所副总工程师万启发说。

“把这些人才聚合起来,就能释放巨大的能量。”葛正翔表示,“规划是纲,纲举而目张,一个好的规划,就可以把整个研发力量带动起来。”

他解释说,规划的编制凝聚了各方面的智慧,既有前瞻性又贴近实际。一线专家了解需求,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技术开发风险,促进成果的转化实施;外部专家可以扩大视野,提高规划的前瞻性。同时,规划确立了今后几年的工作内容和指标,明确了科技投入重点和方向,在规划层面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

通过规划,辅之以考核机制、用人机制、投入机制,科研人员做研究,既有团队相互支持,又有资源投入保障和设施条件,研发出来的成果又能得到应用,科技人员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得到了极大满足。

如今,在国家电网公司,创新为荣的创新文化已经形成。国家电网科技部科研处处长葛俊告诉记者,“现在,大量科研人员主动放弃休息,蹲现场、搞科研。在他们看来,好像搞科研比过春节还重要。”上海南汇风电场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项目的设备安装调试正值跨年期间,一些科研人员春节期间还跑去现场。国家电网公司就像一个磁场,吸引着科研人员,让这些科研人员想创新、能创新、敢创新。

目前,国家电网在“一流四大”(建设一流人才队伍,实施大科研、创造大成果、培育大产业、实现大推广)的科技发展战略引领下,通过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了10名科技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人才;组建了15支科技攻关团队,形成了以院士或首席专家为带头人、结构和梯次合理的科技创新队伍;6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成功入选国家“千人计划”……这些一流的人才正慢慢“聚变”而释放出惊人的能量,引领着国家电网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快、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