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资本 > 其他 >

互联网金融蚕食五大行净利增速(2)

来源:21世纪网 作者:晓晴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4-04-01 09:49 
核心提示:交行、工行不良率飙升 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3年年末,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上升1%,已经连续七个季度呈上升趋势。五大行中,交通银行和工商银行期末不良率更是出现大幅飙升。 肖立强表示,从交通银行年报数据来看

交行、工行不良率飙升

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3年年末,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上升1%,已经连续七个季度呈上升趋势。五大行中,交通银行和工商银行期末不良率更是出现大幅飙升。

肖立强表示,从交通银行年报数据来看,2013年末该行不良率1.05%,较年初上升13BP。报告期内,江浙地区中小企业信用风险暴露较多,该行不良贷款余额全年新增73亿元,同时全年核销118亿元,致使拨备覆盖率较年初下降37个百分点至214%,拨贷比较年初下降6BP至2.24%。

“我们预计,该行未来不良贷款仍将温和增加,因此,拨备计提或将保持较高水平。”肖立强称。

本报记者注意到,2013年,交通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在贷款同比增长24.90%的情况下,却录得了-38.7%的利润增长。报告期内,该行资产减值损失184.10亿元,同比增加38.73亿元,增幅为26.64%。

交通银行也表示,“2013年,本行资产质量变化受钢贸业务风险扩散的影响,带有较为鲜明的区域和行业特色,主要集中在江浙地区的零贷业务。截至2013年末,本行已化解钢贸风险贷款100多亿元,其余贷款已根据风险状况相应提足了拨备,对仍处于正常关注类的钢贸贷款持续进行密切监控并增加了缓释措施。”

在杨鹏飞看来,在交行、工行等国有大行不良率飙升背后,其主要原因有,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周期类民营企业产品价格持续下跌,盈利能力下降;流动性不佳导致融资成本压力增加,偿债能力显著下滑;融资抵押品质量大不如前。

“不过,当前,上市银行的资产价格风险远未完全暴露。”杨鹏飞称。“不良贷款的增长和同业新政或将导致不良贷款拨备和核销的增加,同时,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将导致银行净息差继续收窄。”

而且,杨鹏飞分析认为,其实际情况可能比1%更遭。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不良贷款展期、核销和出售来降低分子,上市银行不良贷款核销和出售规模去年以来显著增加;另一方面,许多表外信贷和影子银行的变相放贷掩盖了大量的坏账。

“我们预计,今年上半年,所有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均值将达到1.03%左右,行业信用成本率将达到0.60%左右,而不良贷款生成率也将达到0.60%左右,信用成本率只能勉强覆盖不良贷款生成率。”杨鹏飞称。“随着下半年地产违约事件以及地方政府偿债能力的恶化,不良贷款率或进一步上升至1.05%,信用成本率将不足与覆盖不良贷款生成率。”

因此,在信用风险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过去依靠生息资产规模扩张和净息差选股的逻辑可能要发生转变。从上市银行内在价值角度看,贷款质量的好坏和高收益率贷款的定价水平,将是决定信用资产扩张与利差空间的决定因素。

具体来看,资产端不良贷款率和贷款质量决定银行股价值,包括小微贷款在内的零售业务将形成差异化竞争,而同业资产风险计提的增加将对同业放杠杆程度较大的银行产生较大影响。

(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