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资本 >

人民币储备化破土 马拉西亚外储吸纳人民币债券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秩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5-07 21:35 
核心提示:中国与马来西亚双边金融合作又传利好消息。 4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与马来西亚国家银行行长吉蒂共同签署了《中国人民银行和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关于在华设立代表处的协议》。这是外国央行在华设立的第六家代表处。几天后,4月29日,温家宝总理在访马时

中国与马来西亚双边金融合作又传利好消息。

4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与马来西亚国家银行行长吉蒂共同签署了《中国人民银行和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关于在华设立代表处的协议》。这是外国央行在华设立的第六家代表处。几天后,4月29日,温家宝总理在访马时表示,允许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投资。

在双边贸易结算、金融外汇合作方面,马来西亚一直走在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前线。2010年8月,马来西亚货币林吉特是第一个在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的新兴市场货币。2010年9月,马来西亚央行又开始买入人民币计价债券作为其外汇储备。

“此次马央行进驻北京的动议足以表明马官方对人民币的重视,以及日后推动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投资的信心。”中国驻马来西亚经商处秘书刘卫国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

分析人士认为,马来西亚与中国的金融合作在亚太区尤其是东盟发展最快,具有示范性的作用,将提升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信任度,进一步在东南亚地区推广人民币。

中马双边贸易基础

分析人士认为,两国的长期政治经贸往来是推动中马金融合作的重要基础之一。

4月29日温家宝总理透露,近十年,中马双边贸易额增长近8倍,2010年达到742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中国已是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也是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的最大市场,马来西亚是中国在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中马双向投资日趋活跃,目前总额已突破60亿美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马来西亚人士告诉记者,政治上的互惠互信是马中金融合作的基础。马来西亚与中国在1974年第一个建立邦交,并在1990年代初开始大力发展经济交往。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马中采取了相近的不愿让外国插手的立场。而且,由于马来西亚有大量华裔,双方文化往来并不陌生。另外,马对外资的需求与中国走出去的诉求相吻合。

“从宏观角度观察,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上述马人士说,“在良好的经贸关系下,双方政府要协调把贸易和投资的约束与成本降到最低,而货币结算就是减轻成本的可行方式。”

马来亚银行董事长拿督斯里阿都华希曾表示,马来西亚对人民币的需求主要取决于两国之间的贸易。

“中国是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占双边贸易总额的13%,我们相信还会继续扩大。丰富双边支付方式会进一步促进双边贸易。”拿督斯里阿都华希表示。

人民币国际化强力推动

2010年8月19日,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推出人民币对马来西亚林吉特交易。林吉特成为第一个在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的新兴市场货币。业界认为这对人民币国际化、完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具有重要作用。

实际上,中马两国的金融合作由来已久。2009年2月8日,正值金融风暴影响顶峰,中国与马来西亚签署400亿马币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并决定进行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

马来西亚中国经济贸易总商会常务副总会长黄汉良拿督曾表示,此举对马来西亚华商有益,有利于贸易商降低汇率波动风险,减少通过其他货币结算带来的汇率损失。

在市场需求推动下,2010年4月,马来西亚央行组织多家商业银行报出人民币对林吉特的双边报价,再次表明对人民币的重视。

2010年8月前后,马央行又宣布马国居民与非居民在货物和服务项下的国际贸易除了可使用外国货币进行结算外,还可使用林吉特进行结算。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有关负责人指出,这意味着人民币对林吉特直接交易的技术条件已具备。2010年8月10日,中国推出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林吉特交易。

随后,2010年9月初,中国央行首次对境外机构打开投资内地银行间债市的通道,允许境外机构投资人民币债券,旨在为境外机构依法获得的人民币资金提供一定的保值渠道,以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开展。(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