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专题专区 >

CCBN2009主题报告会(全文)

来源:慧聪广电网 作者:于晓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1-27 23:31 
核心提示: CCBN已成功举办了十六届,已成为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广播电视展览盛会。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今年的CCBN展会面积创历史纪录,参展厂商比去年增加了7.8%,特别是国内参展厂商增加了14.6%,这说明设备产业界对我国广播电视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同志们:

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就要开幕了,我代表广电总局和王太华同志对CCBN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对前来参加展览会的国内外厂商和各界朋友表示热烈欢迎!CCBN已成功举办了十六届,已成为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广播电视展览盛会。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今年的CCBN展会面积创历史纪录,参展厂商比去年增加了7.8%,特别是国内参展厂商增加了14.6%,这说明设备产业界对我国广播电视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在这里,我代表广电总局对多年来关心支持参与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的国内外厂商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有更多的生产厂商、更多的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投身到我国广播影视建设中来,为我国广播影视大繁荣大发展做出新贡献!

当前,新一轮技术革命方兴未艾,特别是数字、网络等信息技术发展迅猛,深刻改变了广播影视的技术基础,极大地解放了广播影视生产力,给广播影视带来了全局性、根本性的变革。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宣部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国广电系统的共同努力,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无线、有线、卫星、互联网等多种技术手段并用,中央与地方、城市与农村、国内与国外并重的规模庞大的广播影视网络,广播影视的传播能力、覆盖水平、服务质量大大提高,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相适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建设成效显著,农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正得到有效解决。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确保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公共服务、确保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广电部门的首要职责和基本任务。从1998年开始实施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经解决了21.7万个行政村和50户以上自然村“盲村”近亿人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十一五”期间,村村通工程建设有两项任务:一是推进71.66万个20户以上自然村“盲村”村村通建设,中央财政安排34亿元给予补助。去年6月9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直播卫星“中星9号”,总局组织建立了直播卫星村村通平台,转播中央和地方43套广播节目、48套电视节目,已组织完成第一批366万套直播卫星接收设施的集中公开招标。目前,广西、河南、安徽、湖南、陕西、内蒙古、云南、四川等省(区)已将约40万套设备安装到盲村农户家中。二是实施无线覆盖工程,中央财政安排资金30亿元,对转播中一、中七电视节目和中一广播节目的6065部发射机进行了更新改造和运行维护,使中一、中七电视节目和中一广播节目的无线人口覆盖率分别提高到82%、68%和84%,覆盖人口分别达到10.7亿、8.9亿和11亿,提前完成“十一五”农村无线覆盖目标。无线覆盖工程的实施,扭转了无线覆盖滑坡的态势,为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使广大农村群众能够免费接收到多套广播电视节目。

(二)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明显加快,进入了有线、无线、台内数字化全面推进的新阶段。自2003年启动有线数字电视以来,全国有线数字电视发展迅猛。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底,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分别为:97万、397万、1266万、2686万、4528万户,比前一年分别增长了309%、219%、112%、69%。全国有229个城市进行了数字化整体转换,其中106个城市已经完成转换,广西、宁夏的城市基本实现数字化,北京、天津、青海、海南、贵州、吉林等地的城市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比例超过了50%。

有线电视双向化改造步伐加快,有线双向网络覆盖用户超过2400万。广播电视台内数字化进程明显加快,省级以上广播电台、电视台制播系统的数字化率已达90%以上,许多省级台和城市台已经完成全台业务一体化网络系统建设,为广播电台、电视台从单一业务模式向多种业务模式转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去年地面数字电视已在北京等8个城市开通(包括标清和高清),标志着我国地面广播电视数字化正式启动。为加快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的实施,总局组织力量抓紧制定配套标准(已颁布9项),促进地面数字电视健康有序发展。(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今日头条

    更多>>

    新闻点评

    快速直达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热门图片

    首页导航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