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技术 >

云计算的发展演变

来源:TechTarget 作者:秩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3-08 07:44 
核心提示:云计算、云存储、云桌面、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等等,各种概念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不断地被国内外各个厂商、集成商、代理商、运营商演绎着。

云计算、云存储、云桌面、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等等,各种概念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不断地被国内外各个厂商、集成商、代理商、运营商演绎着。和绝大多数的新技术一样,这朵云也是舶来品,只不过加诸了各种各样的本地化过程。抛开最热门的预测云计算什么时候能够落地的问题不谈,不难发现,云的出现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各个方面角力的结果最终拉动了“云”登台:

1、服务器行业的成熟和发展

从全球范围看,服务器行业已经进入成熟稳定期,增长非常缓慢。尤其是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市场已经饱和,08年经济危机时期甚至出现了大幅下滑。根据IDC的数据,在2010年全球市场复苏的情况下,服务器市场增长率为10%,IDC也同时给出预测2011年增长率预计在5.1%左右,市场“回归稳定”。

在全球服务器行业这种背景下,从厂商的角度看,拓展业务已经不是有没有野心的问题了,上了这条船,在轰轰烈烈的浪潮中不能前进就面临被淘汰。

尤其是在从03年起就超过服务器50%以上市场份额的X86开放平台领域,战争一步步升级。于是乎前沿阵地从发达国家成熟市场转向发展中的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从产品的规格和性能转向方案和应用;从单纯的硬件成本转向综合成本;从产品销售进一步延展到相关的软件和服务。这些变化跟云又有什么必然联系呢?

2、竞争格局的变化

刚才提到战斗前线的一些变化,其实正是这几个转变决定了最终红得发紫的,不是绿色数据中心,也不是虚拟数据中心,而是云。

作为兵家必争的新兴市场,各个厂家都迫不及待地把最新的想法拿到这里来实践,希望可以抢在“友商”之前先入为主,吃到最肥的那块肉。而且确实也不遗余力的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资金进行市场宣传,今天的局面也就不难理解。我们毫不意外地看到在用户完全不知所云,甚至业内人士也满头雾水的情况下,云数据中心已经理所当然地成为绝大多数人心中下一代数据中心的唯一答案。那么到底云是什么?即使Gartner和IDC都给它做了定义,市场的实际情况却是各执一词。这个问题我们稍后再展开分析。

在产品规格和性价比上进行创新,在这十几年间已经被无数专家咀嚼和分析过了,随着技术的开放程度增大以及产品的标准化进程,传统方式所能达到的差异化也越来越容易被模仿,甚至是超越。于是乎硬件的兄弟姐妹们:软件、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服务就这样被一个个拉出来作为差异化的竞争手段了。只有被组成各种方案和应用模式之后,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厂商之间的差异性。

其实差异不是最终目的,追求更高的毛利率才是源动力。在这个服务器行业微利竞争的时代,只依靠降价的销售模式注定会被淘汰。但矛盾的是作为国内用户最关注的成本问题永远都排在第一优先级。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聪明的前辈们找到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办法--用解决方案销售代替传统的硬件销售。从字面看,想“解决方案”这个名词最早指的是用于解决客户痛点问题的方案,最终那种被动式的方案被厂家引用和衍生成为主动式方案--不再等待客户提出问题,而是提前把各种软硬产品以一定的逻辑和方式组合起来,附加服务、应用甚至是定制化被打包推广到目标客户群体中。这样,成本变得不再透明,横向进行性价比考量对于客户来讲难度越来越大,也给了商家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作为客户而言,这样的方式各有利弊,可能会有初期投入成本的上升,但是也可以获得更贴近应用的服务和更短的投资回报周期。

方案销售的方式虽然很有效却不是人人都可以效仿,它的门槛也相对较高,方案的质量更是参差不齐。这种定制化的方案需要以深厚的客户认知、全面的技术实力、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和顾问式销售能力等等各种因素为背景。而且“方案产品”的通用性要差一些,目标客户群要求定位准确,这也对厂商的产品定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方案产品较差的兼容性和移植性也加大了企业的风险。(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