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公共部门云计算的现实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5-19 18:46 
核心提示:Newsom所称的“新的现实”是指云计算。云计算能为各级政府机构提供通用的方法,解决与成本、人力资源和对选民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等相关的各类技术问题。许多政府机构正在这样做,尽管范围有限,如电子邮件和数据中心整合等。

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科技最发达的州之一。当该州的二把手在公开场合猛烈抨击公共部门云计算时,无疑是敲响了一记警钟。

“不要低估了地方的差距,联邦和州政府都还落后于‘计算中’”,今年早些时候在硅谷举行的一次高科技会议上,加州副州长Gavin Newsom发表了上述看法,“我们必须意识到新的现实。”

Newsom所称的“新的现实”是指云计算。云计算能为各级政府机构提供通用的方法,解决与成本、人力资源和对选民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等相关的各类技术问题。许多政府机构正在这样做,尽管范围有限,如电子邮件和数据中心整合等。

但整体而言,进展缓慢:联邦机构都还在努力遵循美国政府的“云优先”指令;而州和地方政府,由于资金经常不足,在这方面更加落后。

2月,在关于公共部门云计算的TechAmerica会议上,CIO们和技术供应商指出,云允许政府机构降低他们的成本,并且更快地部署系统——这都是好的一面。而在私营部门,云计算能让公共实体对日常任务投入更少的资源。这样一来,他们可以把精力集中到更重要的事情上,如改善服务和增进创新

但是,一谈到公共部门的云计算,现实并不完美,还存在坏的一面,以及丑的一面。现任和前任公共部门CIO说,拽着政府机构向前走(采用云计算),堪称一道难题。政府CIO能否说服政治家和官僚,(让他们相信)云计算正是他们期盼的解决资金和技术难题的解药,仍然有待观察。

公共部门离云计算还有多远?

《政府行政管理》杂志和思科系统公司2012年3月共同完成的一项调查发现,当涉及到云部署时,政府机构明显落后于私营部门。

该调查报告得出的结论,是基于10个国家的429名政府行政管理人员对调查的回复,以及808名私营部门管理者的回应。这些回复调查的政府行政管理人员中,仅有12%表示其所在机构2011年的年度IT资源分配给云的比例超过了10%。虽然研究者预测,到今年年底,这个百分比会有增长,但即便翻番,也并不代表转向云有什么重大举措。

还有更乐观些的数据。根据Red Shift Research的调查,2011年,云计算在公共部门的普及率为23%,与之相比,私营部门的这一数字是42%。

无论是以上哪个调查结果更为合理,市场研究机构IDC的分析师Thom Rubel都同意,政府机构采用云计算的比例比私营部门要低。

他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政府部门必须要遵守更为严格的安全和隐私要求。此外,Rubel相信,政府部门仍然处于“数据分类”的过程中,即他们试图找出什么类型的信息可以进入云。“眼下,你可以把311(非紧急市政服务电话)信息服务放入公共云中,而纳税和收入的数据你就想保留在私有云中。”他预测,在未来三年内,我们会看到政府机构找到发挥云优势的最佳方式。(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