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鹏:云计算创新企业发展新模式(2)
云计算对企业的影响将逐步从IT系统建设深入到商业模式变革中,但是中国的企业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趋势。根据赛迪信息的研究,中国企业在云计算认知与应用上仍存在较大的不足:
企业战略层面:
继个人计算机变革、互联网变革之后,云计算被看作第三次IT浪潮,云计算的核心理念不是一项新的技术应用,而是以技术创新为起步,带动企业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目前企业对云计算的研究重点集中在虚拟化、并行计算等技术研究领域,企业要做好应用云计算,最重要的是从战略层面认识云计算的价值。
2、IT支持层面:
就IT建设层面,云计算是一种新的较符合使用模式,硬件、平台、软件都属于资源,并可以作为服务提供给用户,云计算与传统模式最大的差异是实现了资源的统一管理,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动态扩展和配置,从传统模式到云计算,一般需要经过大集中、标准化、云计算三步。虚拟化虽然是云计算的核心技术之一,但虚拟化和核心目的是实现虚拟资源的有效统一管理、统一监控和统一部署调度,同样的问题也存在分布式计算等技术应用中,企业充分应用云计算还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建设。
3、前沿研究方面:
相比传统的企业IT建设,云计算在更高层面上做到专业分工、合作共享,以“服务”取代“产品”带给企业业务运营、IT建设、IT人员以巨大的冲击。对企业业务运营,内外部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由外而内的开放式创新与内部挖潜创新并驾齐驱,客户驱动体现在企业的全价值链中;对IT建设,资源不再局限于自建资源而是扩展为可以通过网络得到扩充、可以利用的所有资源;对IT人员,云计算要求IT专业人员的重点从开发运维向更高层的管理职能转变,与业务联系越来越紧密,与内外部的合作管理成为评价IT专业人员的基本条件。在此情况下,企业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业务研究、建设模式创新、管理绩效、人力资源规划、人才培育等方面的工作,以适应未来的变化。
无论企业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云计算时代的到来不可避免,信息系统向云的迁移将成为未来几年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对企业而言,在充分认识到云计算的影响,并做好基础研究、技术准备之后,还需要制定严密的应用策略。对此,赛迪信息提出三点建议。
1、制定严格的规范标准是云应用成功的先决条件。企业云实施成功前提是制定一套严格的流程规范了、技术规范以及系统建设规范和标准,在试点实施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针对实际情况和业务发展趋势,形成更规范、更合理的工作规范和工作标准,并在规范的指导下,形成项目的标准要求,从而快速有效推进实施推广工作,最终完成企业云应用的工作目标。
2、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是项目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云计算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在企业云应用与推广时期,必须拥有健全、完善的推广应用组织结构,如成立专项工作组、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实施小组,并在组织和业务上保障应用项目的顺利推进;实施方成立各个层面的技术、业务、管理团队,并负责现场实施、开发和管理工作;监理方成立各专业监理小组,负责整个项目各层面的监理工作,以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3、明确应用推广的重点和层次是避免项目风险的有效方法。企业云应用建设是一个高风险的项目,存在业务模式和需求、管理力度、技术基础不一致等风险,需要充分的项目论证和精心组织。在项目实施前,必须明确工作重点和工作顺序,制定详细的推广工作策略和推广实施计划。在推广过程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完善企业云应用方法和规范,优化推广工作策略和工作部署。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