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杨红鹏:云计算创新企业发展新模式

来源:赛迪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5-04 11:13 
核心提示:与传统IT技术有所区别的是,云计算带来了理念创新。从商业角度来看,云计算的核心理念是以服务的形式提供计算资源,用户在需要时进行使用和购买,可以更好的满足组织业务快速变更和创新升级的需求。

在2011年,云计算从后台走到前台。云计算技术在网络服务中的应用如搜索引擎、电子邮箱、网上存储等已经随处可见,但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被关注的焦点。从技术层面来说,云计算技术早已存在,云计算是虚拟化技术的扩展、分布式计算技术的演进、SOA架构的延伸、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和智能调配机制的体现。

与传统IT技术有所区别的是,云计算带来了理念创新。从商业角度来看,云计算的核心理念是以服务的形式提供计算资源,用户在需要时进行使用和购买,可以更好的满足组织业务快速变更和创新升级的需求。对于企业而言,理念创新必然会带来重大的商业机遇,这才是云计算能够引起如此关注的核心原因。就赛迪信息观察,云计算对企业的主要价值包括:

企业战略层面

云计算是支撑智慧企业建设的重要手段。企业在加快向智能、高效、可靠、绿色方向转变的过程中,“云+端”成为现有技术条件下的首要选择,云计算在其中承担“大脑”的角色,充分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提升智能分析和决策支持水平,促进企业将数据等无形资产以经济、可靠的方式转换为有形的服务,实现企业的“智能化”运作。

云计算带来商业模式创新的契机。云计算完全改变了IT业务开销的传统模式,更进一步延伸到打破企业资源获取、服务提供的传统思路,带来了新的投资模式和发展理念,促使企业认识市场环境的改变,全新的观察角度、全新的视野、全新的发展思路必要要求企业能够从战略角度出发,建立与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商业模式。

组织管控层面

提高集团管控能力。云计算很好的处理了分布与集中的关系,本质上通过整合集中的资源配置提供服务,这种模式促进企业尤其是集团型企业掌握业务细节并进行纵向整合,从而进一步加强了集团的管控能力。

更灵敏应对应用规模变化。云计算具有极大的应用弹性,可以动态扩展和配置IT资源,推进精细化管理,注重企业内部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满足应用和用户规模变化的同时大大节约管理成本。

业务运营层面

云计算平台能够为信息系统运行提供更为高效、灵活、安全、可靠的基础设施,适应运营管理中的海量信息存储、处理、交换及实时数据分析,有效协同各个环节业务,实现信息流、业务流、资金流的高度一体化,极大提高企业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管理运营的高效安全。

协同创新,增强竞争能力。云计算采用开放式的全价值链协同创新模式,实现信息的全面采集、流畅传输和高效处理,建立信息共享透明、集成规范、功能强大的业务协同和互操作平台,使企业以更高效的协作、参与换取最大的利润空间。

提高业务效率。通过云计算的大计算能力,将实现企业主数据管理、海量实时数据管理、信息运维综合监管、地理空间信息服务、生产和管控应用集成等功能,全面支持建成横向集成、纵向贯通的管理技术支持系统,提高对业务的响应。

服务支撑层面

云计算带来了更高层次的IT服务标准化水平。随着企业信息系统集中应用趋势的凸显,云计算将对大集中后的资源统一管理,资源动态分配、任务分布式调度等发挥重要作用,资源像云一样自由扩展,适应业务的变化,实现高可靠性和高扩展性,提供更标准化的服务。

绿色环保,保护历史投资,降低成本。云计算采用虚拟化技术,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原有的IT资源,并具备负载平衡能力,让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云计算支持丰富的云端设备,有利于采用瘦客户端,与传统信息终端相比,节能环保,数据安全可靠;云计算采用的自动化管理软件,对各个应用软件和运行系统进行自动化管理,降低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