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揭秘美国云计算的五年(3)

来源:chnsourcing 作者:李征本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3-31 11:47 
核心提示:政府通过投资刺激云计算市场 在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的发展中,联邦政府一直持审慎态度,在2006年云计算概念提出之初鲜有公开的关注。直至2009年3月,总统奥巴马创设一个新职位--联邦政府首席信息官,职责范围包括主

政府通过投资刺激云计算市场

在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的发展中,联邦政府一直持审慎态度,在2006年云计算概念提出之初鲜有公开的关注。直至2009年3月,总统奥巴马创设一个新职位--联邦政府首席信息官,职责范围包括主管与政府信息技术有关的政策和战略规划、负责联邦政府所有的科技开支和帮助促进总统的技术政策议程。从首席信息官职务的设置,联邦政府开始展现了对云计算的关注,并开始着手制定云计算方面的政策规划。

一系列的举措和声音显示,联邦政府关注云计算更多出于节约IT成本的考虑。

2009年9月,联邦政府启动了新网站Apps.gov,展示并提供得到政府认可的云计算应用。该网站列出的基于云计算的软件可通过多种设备使用,包括商务应用、云计算服务、办公应用和社交媒体软件等。这一举措旨在推动政府机构接受云计算的理念。随后昆德拉表示,启动Apps.gov网站的目的是帮助政府机构降低成本,推动创新。

2010年12月,美国白宫宣布,计划通过整合联邦政府数据中心和应用程序以及采用所谓的“云计算优先”政策来重组政府IT架构。

首任联邦政府首席信息官昆德拉对外公布了政府推广云计算架构的计划,并呼吁在2015年之前将目前政府的2100个数据中心至少削减掉800个,同时还要求各级政府将部分工作转移到商用、个人以及政府用云计算系统上。此举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各个政府机构来分享服务以避免大量不必要的重复工作。

联邦政府对云计算的重视,直接拉动了美国云计算市场升温,众多云计算服务商加入了争夺政府采购订单的行列。

2010年12月,微软获得了美国政府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份云计算软件供应合同,其内容是向美国农业部提供基于互联网的电子邮件及其他服务。此前,明尼苏达州、纽约市和加利福尼亚州相继选择了微软的云计算软件。谷歌和IBM也参与了该项目竞标。

同期,谷歌也宣布在其他政府采购项目中击败微软,赢得了一份价值670万美元的合同,为美国总务管理局处理电子邮件。美国总务管理局规模庞大,拥有1.5万名员工,负责采购和管理联邦资产,更重要的是它还对美国其他政府机构的新技术采购决策产生影响,具有独特的影响力。

到了2011年,联邦政府对外显示了推动云计算发展更坚定的信心。由于采用了云计算技术整合数据中心,据《纽约时报》网站报道,美国联邦政府计划在未来的4年时间内关闭其40%的计算机数据中心,数量达800个,以此来降低巨额科技预算并将美国政府使用计算机管理数据和向公民提供服务的方式变得现代化。

联邦政府并无意主导云计算的发展方向,其出发点主要是采用更好的技术来降低自身IT成本,具体举措是通过创造市场需求政府采购的方式来刺激云计算产业发展,通过将政府IT系统安全性要求、性能要求等写入采购合同来规范云服务内容,督促云服务质量的提高。

企业通过加盟标准组织引导技术发展方向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云计算标准化工作已经启动,全世界已经有30多个标准组织宣布加入云计算标准的制订行列,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比较主要的标准组织是:美国国家实验室(NIST)、结构化信息标准推进组织(OASIS)、分布式管理任务组(DMTF)、存储工业协会(SNIA)、开放网格论坛(OGF)、云安全联盟(CSA)、开放云联合会(OCC)。

各家标准组织从自身发起时确立的目标出发,专注于云计算不同领域的标准制定。如:

NIST的目标是提供技术指导和推广技术标准在政府和工业领域有效和安全地应用,它提出了云计算的定义,针对美国联邦政府的云架构,安全和部署策略,专注于美国联邦政府的云标准、云接口、云集成和云应用开发接口等。

OASIS成立于1993年,属于非盈利联合会组织,目标是推动全球信息社会的开发、融合和应用开放标准。OASIS在软件开发领域影响力很大,提交了著名的XML和WebServices标准。

DMTF的目标是联合整个IT行业协同起来开发、验证和推广系统管理标准,帮助全世界范围内简化管理,降低IT管理成本,目前主机操作系统及和硬件级的管理接口规范都来自DMTF标准,所以该组织是极具影响力的团体。

其他标准组织也颇有建树,在存储、网格计算、节能降耗、安全等各方面都制定了业界认可的标准,发布了众多对云计算建设有很好参考价值的白皮书。(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