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芯片 > 技术 >

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现状深度分析(2)

来源:中商情报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11-09 14:14 
核心提示:内地芯片业落后 中国由此涌现拥有先进制造技术的中芯国际、宏力半导体、上海华虹NEC电子等50多家芯片制造企业,十多年来中国芯片产能增长两倍。但是,中国芯片的制造技术为中低端,仅中芯国际拥有12英寸晶圆生产线

内地芯片业落后

中国由此涌现拥有先进制造技术的中芯国际、宏力半导体、上海华虹NEC电子等50多家芯片制造企业,十多年来中国芯片产能增长两倍。但是,中国芯片的制造技术为中低端,仅中芯国际拥有12英寸晶圆生产线。

深圳半导体协会副秘书长李明骏指出,与国外先进的芯片制造技术相比,目前内地芯片产业要整整落后1至2代。现在台积电采用28纳米制造技术,而作为内地先进的中芯国际(0981)还只能做40纳米制造技术。而深圳方正微电子甚至目前仍是6英寸生产线。

与制造领域的落后类似的,中国芯片设计产业尽管奋起直追,涌现出了展讯、华为海思等逾500家企业,但中国芯片设计企业大多只是中低端设计。去年前十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总销售额仅为226亿元人民币,而排名全球第一的高通公司营业额已达131.8亿美元(约803亿元人民币),是中国头十大芯片企业总销售额的3.55倍。

扶持政策不到位

一方面是芯片生产和设计与国外同行差距在拉大;另一方面,随?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电视等市场需求出现爆发式增长,因而中国芯片生产远远赶不上市场需求。要求匿名的方正微电子一名负责人表示,目前进口和自产芯片的「剪刀差」进一步扩大,芯片进口由十多年前的八成多上升至目前的九成多,中国需求占全球芯片市场近三成。

有专业机构预计,2013年中国芯片进口将突破2,000亿美元,增幅达三成,除其中600亿美元芯片及相关产品出口外,其中贸易逆差突破1,400亿美元,超过了去年最大进口量的石油1,200亿美元。不愿透露名称的深圳一微电子公司认为,由于国家扶持政策不到位和与市场脱节,加上芯片投资周期长风险大,许多企业不愿涉足这一领域,因此发展芯片十多年来仍需如此巨大的进口量,不可谓不令人心痛。

投资风险高需国家支援

芯片制造属于资金、技术和人才高度密集的行业,因投资周期长风险高,许多民营企业单凭自身力量抗风险能力有限。从台湾的台积电和韩国三星成功发展芯片制造的经验看出,芯片产业需要企业巨大资本投入,更需要政府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支持。

折旧费高难回本

深圳半导体协会副秘书长李明骏表示,先进的芯片制造生产线动辄要十几亿美元甚至几十亿美元,合计逾60亿至100多亿元人民币,这不是一般企业所能承受,自然需要政府的融资支持,加上税收优惠、人才、资金等方方面面的支持。从台湾地区的台积电和联电经验来看,从投产开始出现的亏损持续6至8年后方才盈利;中芯国际出现近十年的亏损,目前才出现多季度盈利。

方正微电子负责人表示,从事芯片投资和生产最大的两大关键成本是折旧费和财务费,一条投资60多亿元的生产线,每年折旧费十分高,而当刚出现盈利,国际上又出现技术升级,因此永远处于追赶和投入的状态,这也是其公司投入15亿元经营十年仍未能收回成本的原因。

李明骏认为,十多年来国家一直扶持芯片制造和设计行业,但是政府扶持离市场过远,不是完全按市场规律运作,令企业竞争力不足。比如一些专家评审通过的核心芯片,却离市场需求有一定距离。他表示,针对芯片制造和设计领域,国家应加大扶持力度,出台专项资助,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真正发掘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企业。根据目前的现状,未来5年至10年中国自产芯片仍难满足内地50%的需求。(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