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芯片 > 技术 >

Wi-Fi基带芯片和Wi-Fi无线网卡设计方案

来源:苏州灵芯集成有限公司 作者:肖宛昂,张正浪 方治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3-10 14:33 
核心提示:开发过程中,物理层的算法都经过严格的仿真,仿真结果满足设计指标后才开始进行HDL设计。是OFDM调制解调54Mbps仿真结果。标准规定 :PER<10% ,SNR>25@54Mbps。

1999年工业界成立了Wi-Fi联盟,致力解决符合802.11标准的产品的生产和设备兼容性问题。

Wi-Fi不仅应用于目前销售的几乎每一部智能手机中,而且几乎应用于所有的掌上游戏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中。在涉及汽车、数码相机、电子书阅读器、蓝光设备和个人视频录像机以及每一种设备的大量新应用中都有Wi-Fi芯片组。因此,市场研究公司In-Stat预测2012年Wi-Fi芯片组的年出货量将超过10亿套。

目前Wi-Fi芯片的发展趋势除了最高速率54Mbps的IEEE 802.11b/g基带芯片外,有下面几种发展趋势:

趋势一: 高速率方向发展。这类芯片支持最低支持1 x 1的802.11n标准,最高速率可达150Mbps。采用MIMO技术的802.11n芯片最高速率达300Mbps或以上,主要用于高清图像的传输; 值得关注的是,高速率芯片的支持标准将从IEEE 802.11n过渡到IEEE 802.11ac(6GHz以下频段,最大速率可达1Gbps)和IEEE 802.11ad(60GHz工作频段,最大速率可达7Gbps)。

趋势二: 低功耗、低速率方向发展。这类芯片强调低功耗,对速率要求低,最大速率可以为2Mbps,只需支持IEEE 802.11b标准即可,在工业应用、物联网应用中有很大的市场。

趋势三: 和其他网络的融合, 如和3G以及未来4G网络的融合。

Wi-Fi基带芯片的架构根据是否采用处理器来区分的话,一般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为全硬件型,不采用处理器,整个芯片的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层和Phy(Physical layer, 物理层)全部由硬件逻辑实现。

第二种为半软半硬型,在MAC层采用处理器,一般为MIPS内核,也有少部分采用ARM内核;物理层采用硬件逻辑实现。

第三种为全软型,这种芯片采用高速DSP,MAC和Phy全部由软件实现。

这几种类型各有优缺点,市面上都有。一般来说,第一种全硬件型设计难度相对大些,处理速度相对快些。而且因为没有处理器,成本会相对低些。第三种全软件型,可以灵活配置和升级,随着DSP的高速、小面积和低功耗发展,全软件型设计的比重会逐渐增加。

SCI基带芯片介绍

S901芯片结构:本文介绍的Wi-Fi基带芯片是SCI的第1代Wi-Fi基带芯片, 工艺为0.18微米CMOS,接口为USB 2.0接口。属于前面说到的第一种全硬件类型,芯片内部的MAC和PHY全部由硬件实现。整个基带芯片分为USB接口部分、MCU、MAC、PHY、ADC/DAC。内置MCU执行USB固件程序。

开发流程:整个设计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先设计芯片的架构,将芯片分为驱动、MAC、Phy三个主要部分。驱动部分的设计采用软件工程的设计方法进行;因为驱动运行在PC端,要和硬件(网卡)进行数据交互,所以,首先要制定通信报文。MAC部分的设计在分析协议后,进行软硬件划分,确定那些由硬件完成,那些由软件完成。物理层涉及较多的通信算法,如帧同步算法、频率同步(粗频率同步,细频率同步)、信道估计、编码解码、调制解调等,需要先进行仿真确定算法。

仿真:开发过程中,物理层的算法都经过严格的仿真,仿真结果满足设计指标后才开始进行HDL设计。是OFDM调制解调54Mbps仿真结果。标准规定 :PER<10% ,SNR>25@54Mbps。

技术特点:基带部分不采用处理器,减小芯片面积和提高处理速度;片内MCU负责执行USB的固件程序和执行MAC层及物理层的配置;物理层核心算法采用自主专利算法;支持WAPI、IEEE802.11i加密标准,多种加密方式无缝集成;MAC实时性要求不高的部分由软件实现,便于升级和维护。

芯片面积:芯片的逻辑单元为:863K gates(MAC+PHY+USB+MCU) MEMORY大小为:271Kbits。在0.18um下的Die size为:23mm2(包括ADC/DAC/LDO等模拟部分)。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