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装芯片封装更具竞争力(2)
IBM已经将所有新的倒装芯片单芯片模块(SCM)转向多层载体基板。O’Leary指出,处理器向倒装芯片的重大转移使得倒装芯片模块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比十年前提高了35%。“现在CAGR虽然低了一些,但仍然强劲,随着金价的上扬,两种方法的成本平衡点已经降到了200-700 I/O。在更低的引脚数下,整合器件制造商(IDM)将在他们的封装方案中淘汰引线键合——很可能从32 nm节点开始。”
最近,倒装芯片领域其他的里程碑还包括倒装芯片的“凸点工艺”,或者说焊料沉积可选范围的发展。90年代中期,像300 mm这样的大尺寸晶圆驱使IBM和其他厂商从真空蒸发方法转向电镀方法。最近IBM和SUSS MicroTec(德国慕尼黑)共同开发并商业化了IBM的下一代无铅半导体封装技术,也就是可控塌陷芯片连接新工艺(C4NP),目前已进入量产。O’Leary指出,采用C4NP可以在前端就完成预先图形化的焊料球,缩短了工艺流程的时间。可以预先检查焊料凸点,并采用与晶圆级键合类似的技术,一步沉积在晶圆上。这种方法将焊料涂覆的简便性(网版/丝印)和电镀的窄节距能力结合在一起。“C4NP和电镀方法都可以在产品中获得150 μm的C4节距,从而满足硅器件等比例缩减的要求,”O’Leary介绍说。
尽管当初IBM开发倒装芯片技术是为了满足大型计算机市场的要求,但倒装芯片的应用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计算机,Amkor(亚利桑那州,Chandler)负责倒装芯片的高级主管Frederick Hamilton说。“倒装芯片已经进入到计算机、无线通信、网络、电信/数据、汽车和消费类电子(HDTV)市场,”他表示。“但PC仍然是半导体和倒装芯片器件的最大单一用户。”
有意思的是,倒装芯片的平均现场寿命大约为15年——尽管部分产品的设计寿命是5年。Pendse还指出:“考虑到倒装芯片的基本结构,很轻松地就可达到15年的现场寿命。”
关键的技术优势
倒装芯片的主要优势包括可缩减和节省空间,此外还有互连通路更短且电感更低、高I/O密度、返工和自对准能力。对散热管理来说,倒装芯片的性能也很突出。
倒装芯片可以采用面阵列互连,这意味着比四周排列封装更高的I/O密度和更有效的电源供应。“如果需要的话,你可以将电源直接供应到芯片中间位置去。这有很大的优点。对RF和其他一些应用来说,倒装芯片带来的低寄生效应非常重要,”Pendse说。“另一个优点是因为芯片是与基板直接连接的,你就不需要扇出了——这与需要芯片到基板I/O扇出的引线键合不同。它意味着你可以获得尺寸更小的封装。”
仍待解决的技术挑战
随着业界继续降低技术节点,还有很多挑战尚待解决。Hamilton认为,这包括需要改进封装的电学/热学性能、对尺寸缩减的持续需求、更窄的凸点节距,以及更短的上市时间,并且所有这些都需要在更低成本的前提下实现。
“业界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像材料内的空隙、与低k材料兼容的凸点制作方法、低k材料与封装的翘曲相关,而翘曲在薄层和无核多层基板中更加突出,”Hamilton表示。
当年业界从陶瓷基板转换到有机基板时,也出现了很多严重的可靠性问题。Pendse说:“IBM声称,采用陶瓷基板和高铅凸点的倒装芯片封装,在35年的运行时间中达到了零失效。”如果采用有机基板,由基板和芯片CTE失配引起的可靠性问题,以及有机基板自身的性能波动,使得现场失效的可能性大大提升。Pendse还补充:“新的键合结构、新的基板和随之而来的质量波动,以及更高的CTE失配,都是需要解决的巨大挑战。”
其他的挑战还有采用倒装芯片需要密度更高的基板,使得该技术比现行的引线键合技术更贵。Pendse介绍说,部分由于金价的上扬,部分由于互连结构和基板设计的不断创新,目前价格因素的差异已经不那么显著了。但随着倒装芯片在更宽的产品范围得到接受,例如消费类电子产品,价格问题仍将是倒装芯片技术的一个挑战。(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