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物联网 > 应用 >

美运用传感器成功测试地震预警系统可提前预警

来源:新浪科技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9-22 17:56 
核心提示:这个地震预警系统由加州大学研发,目前还没有推向公众或者企业。也就是说,在发生地震时,只有一组科学家能够接到警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预警系统将投入使用,为美国公众提供预警服务。

8月,美国发生一场地震并导致一座核电站关闭。一个月后,加利福尼亚州的地震学家成功测试了一个地震预警系统。这一系统能够在探测到断层断裂产生的第一个能量脉冲时发出早期预警。

这个地震预警系统由加州大学研发,目前还没有推向公众或者企业。也就是说,在发生地震时,只有一组科学家能够接到警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预警系统将投入使用,为美国公众提供预警服务。8月,弗吉尼亚州路易莎县发生5.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距离震中10英里(约合16公里)的一座核电站关闭,避免了一场更大的灾难。

类似的地震探测系统已经在日本、墨西哥、台湾和土耳其出现。在3月11日发生9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时,日本的预警系统挽救了数千人的生命。由于这一系统,东京居民在高层建筑开始摇晃前10到30秒收到警告。借助于早期预警系统,大约有12辆列车立即刹车,避免灾难发生。美国采用的一种预警系统允许空中交通管制员及时终止飞机的起降。

9月1日,加州发生4.2级地震,加州大学地震学家伊丽莎白-科克兰利用这个机会测试预警系统。她说:“如果不是得知发生地震,我会认为是一辆从附近经过的卡车。”早期预警系统的支持者表示,由于很难预测地震,最理想的做法就是让居民和商业部门在地面晃动前做好准备。即使能够争取短短5秒钟也是非常宝贵的。

加州大学项目参与者理查德-艾伦表示:“你一定希望在墙壁倒塌前钻到坚固的桌子底下。我们不希望人们慌忙跑出建筑。”早期预警系统能够感知到断层断裂后产生的第一个能量脉冲,根据有限的信息评估地震强度。由于地震波的移动速度存在差异,这一点是可以做到的。部署在地下的传感器网络可以探测到快速移动但破坏性较小的P地震波,P波之后是破坏性较大的S波,警报将在S波到达前发出。

预警系统能够争取到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具体取决于与震中之间的距离。距离越远,时间越长。项目负责人道格-加文表示,如果预警系统取得成功,列车可以及时刹车,飞机会被及时禁飞,发电厂可以做好准备,学生也会被撤离到安全地带。预警在地震源头无法发挥作用,因为震动几乎立即扩散。

在1995年6.9级神户地震之后,日本开始投入巨大努力,研发公共预警系统。具体研发工作开始于2000年。在投入5亿美元和历时7年之后,日本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早期地震预警网络。除了日本外,墨西哥、台湾和土耳其同样部署预警系统,但先进程度远不及日本。

3月,日本地震预警系统接受“实战考验”,当时的大地震袭击日本东北部地区并引发海啸。在传感器首次探测到地震发生迹象后8秒钟,日本政府通过电视、电台和手机向公众发出警告。数百万人收到警告,争取到5到40秒时间,具体取决于他们与震中之间的距离。东京距离震中大约230英里(约合370公里),在收到警告大约10到30秒后,东京的高层建筑开始出现摇晃。十几辆列车及时刹车,避免灾难发生。在地震后一周举行的众议院附属委员会听证会上,美国地质勘探局负责人玛西娅-麦克努特对议员表示,日本的预警系统挽救了数千人的生命。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