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物联网 > 应用 >

戴定一:物流信息化的新进展(2)

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9-09 12:14 
核心提示:二是整个信息化如何做专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方向。现在产业物流成为物流市场的主要热点,因为我们在基础性的服务,像仓储运输这样的服务,供大于求比较严重,但是产业方向非常值得关注,而且这个方向也是国民经济

二是整个信息化如何做专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方向。现在产业物流成为物流市场的主要热点,因为我们在基础性的服务,像仓储运输这样的服务,供大于求比较严重,但是产业方向非常值得关注,而且这个方向也是国民经济真正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目标的重要途径,所以产业物流成为市场热点。

产业物流表现的重要标志就是企业物流发展非常快,并且开始走向社会、走向社会化的专业。这是未来一个专业物流的生力军,从企业物流里面剥离出来走向社会专业化,这方面我们在案例里面有意识地增加了一些推介。因为在网络布局上,各个专业可能对于基础网络的依赖差不多,但是每一个专业物流流程是最大的差别,这也是专业物流最重要的标志。所以我们希望能够想方设法地提炼各个专业领域里面具有代表性的流程,来推介给大家,现在已经出现了专业物流的流程。

当前的市场热点在产业领域有几个方面:一个是食品冷链、医药物流、危化品等,另外,电子商务物流、煤炭物流,煤炭物流虽然很专业,但是影响力很大,它正在深刻影响着国家基础设施的布局,这一部分主要是以网络布局为主的。

在实践中我们注意到产业物流碰到的重大障碍之一,就是如何保证它的创新性不断地得到支持,得到应有的回报。这个问题是基于这样一个现状,就是现在的专业物流或者供应链它的链主通常不是物流企业,而是产业界的龙头企业,所以他们是产业链条上或者是产业物流里面的话语权掌握者,我们物流企业要符合他们的标准要求,这是一个现状和基本事实。

另一方面,专业物流对于流程的创新、技术的创新是非常依赖的,所以我们在前面的工作中一直想谋求发现各种产业物流有代表意义的流程,现在我们看到大家在专业物流的创新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有很多的探索,但是对于客户和业主来讲他最终还是要压我们的费用,而对于创新的这部分企业花了很大力量做专业创新,可能反而得不到回报,这样一来,就使得专业物流遇到很大瓶颈,你想发展专业客户仍然压你的仓储运输费用成本,你费了很大劲进行创新的专业化探索,在客户那里没有得到体现,而你的投入又得不到回报,这方面我们已经看到有一些成功经验,就是他们把这种创新固化在信息系统里面,也就是说客户要接受你创新方案必须接受你的服务和信息系统的对接,这方面我们觉得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种发展方向和经验,就是专业化的信息系统来保护专业化的流程创新、服务创新,这些方面是可以通过信息系统的专业化来得到保护的。

三是关于公共信息平台方面。

公共信息平台依然是信息化的制约因素,由于物流系统它的开放性,所以,它的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已经成为物流信息化发展的一个瓶颈。现在各个企业的信息化做得不错,积累了很多经验,也梳理了样板、典型,但是在实现社会化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方面仍然缺乏特别好的成功案例。这方面应该说需求特别大,但是商业资本进入的并不多,这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为什么需求大反而没有商机?

同时,我们也看到政府对物流信息化的重视主要体现在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上,政府在这个领域投资非常多,但是至今仍然没有非常成功的案例,所以到现在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并没有形成一个共识和大家都认可的方法,因为这个方法并没有得到共识和特别好的经验。所以,我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政府投资于这样的项目,依然风险很大。但是,我们通过一些案例也看到一些进展,我们不知道政府在这个领域里面继续投资会不会成功?会不会有新的进展?但是我们已经看到哪些事情是肯定有进展的,是能够成功的,有哪些呢?

第一,政府投资的平台。首先是依法进行监管的平台,也就是说你的监管职能信息化是政府应该做好和必须好的,这样做好以后是能够提高监管的效率,减少监管的不规范性,包括乱罚款、不公正等等,所以,监管信息本来就是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我们认为政府的信息化建设在物流监管领域首先应该做好。

第二,应该解决多个监管系统之间如何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不能每一个政府部门都到企业拉一条线,说我要监管你的这件事,有的监管卫生,有的监管车辆,不可能一个企业建多个监管系统。所以,需要政府之间的协同、信息共享,我们已经有过一些这方面的探索。总的来讲,政府部门的监管系统仍然是各行其是,给企业带来负担,所以,我认为政府投入的钱公共财政的资金在物流信息化里面应该做好监管系统之间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减少企业负担,这样一件事应该可以得到企业的认同。

第三,政府监管信息如何向社会开放提供适当服务。这件事情也非常重要,我们现在是政府监管系统里面有大量宝贵的物流所需要的信息,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像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所以,当商业资本想建立这样的公共平台的时候,你无从获得基础信息,而且你搜集到的信息不具有全面性,因为这些信息都是监管部门负责它的正确性、合法性。所以从道理上来讲,应该是政府提供适当的社会服务,在很多发达国家这些信息有一种法律规定,有的甚至是免费可以查询的,我们国家也开始走向政务信息公开的轨道,但是进展还不是很快,这里面还会有很多具体问题,比如说保护客户隐私、有什么资质条件的机构才可以提供这样的服务等等一系列问题,总的来讲,政务信息如果不公开,整个基础信息缺失将会影响到社会公共平台的建设。

第四,促进标准化。公共平台所能提供的服务都应该是标准,这一点我们会从很多平台上能够看到这样的体制,包括客流平台做得非常好,航空信息、火车信息、公共信息,由于这些服务都相对标准化,定时定班有人监管,所以这些公共服务变成了对标准服务的展示,包括快递,它也有平台,但是现在物流服务非标准太多,所以平台很难进行整合。当然,除了服务整合以外,还有信息的标准化,这些标准化的建设应该去促进,我们现在看到的发展方向,就是平台服务越来越走向标准模块,这些标准模块镶嵌在每一个企业自己的平台上面,这里面能够获取的公共服务都是模块化的、嵌入式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个发展方向就是公共平台的嵌入式、模块化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第五,商务平台的进入仍然需要规范化,需要一定程度、一定方式的监管。我们现在的商业平台已经有了一些,但是良莠不齐,虚假信息甚至是诈骗也时有耳闻,这些事情谁来负责?应该由相应的政府部门进行管理,既要支持、扶持,又应该进行管理和规范,什么样的平台是合格的,是符合要求的?要逐渐梳理出来一个游戏规则,这些工作应该由政府部门做。所以,在平台建设上我们应该有一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如果政府的资本朝着商业领域做,这件事情一定有很大风险。

以上讲的这几件事情都是公共服务,是政府应该做的事情,沿着这个方向做一定能够为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和创造一个好的基础。

四是谈谈当前的技术热点。

现在信息化的技术首推的是物联网技术,所以在案例中大家也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物联网技术在得到普及、运用,基本上在三个层面,一是采集信息端,二是传输阶段,三是信息应用加工层面。

在采集层面,现在我们看到一个趋势,就是把几个基本功能进行整合,对于物品识别有什么代码或者是货品的识别号,还有定位,在什么位置。然后是传感,传感是采集其它信息,像温度、压力等等,这些是传感器来采集的物流其它信息,这几项功能集合在一起成为一种智能终端。现在讲的智能终端一切都是这些基本功能的组合,这些智能终端作为物流信息化的一个硬件设备,现在趋向于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跟着货走的,一种是跟着人走的,是手持终端或者是智能手机等等,这两种智能终端一个是反映着物品管理将来怎么能够智能化,一个是对人的管理将来怎么能够实现智能化,所以货的发展轨迹和人的发展轨迹,都要通过这两种终端实现职能化的趋势,这两个技术是我们特别关注的技术。

其次是移动互联网,因为在骨干网上用互联网已经基本上没有什么争议,但是在末端上一定是移动的,一定是无线的的通讯,这两个功能嫁接起来成为移动互联网,作为我们在传输信息过程中的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个技术本来并不是特别难,现在难的是运营商的商业模式怎么能够把这个技术很好地普及开。这方面我们今天会有移动、联通等单位讲他们的成功经验,但总体来讲这方面还需要很多创新,使得你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很好地结合起来,能够得到很好地应用。

最后一点,我们看到各类企业越来越向数据中心的模式进行发展,对于数据本身的管理、数据挖掘、商业模型建立等等会越来越多的提到日程上来,这也给平台创新带来了机遇。将来会使用云计算,云计算是数据平台的服务,所以,我们的企业在走向数据中心,另一方面公共服务在形成云计算的平台和云计算服务。

伴随着物流业的发展,物流信息化也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表现为多种多样的探索和创新。总结案例、研究案例仍然是我们提高自觉性的重要方法,这些案例也是重要的财富,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案例的总结。我们在下一年或者未来的工作中讲推进一种常年培养优秀案例的模式,不仅要靠推进,而且要有意识地发现、培养,使得国内真正形成几个经典案例,对大家都有示范意义,对整个社会真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是我们对未来案例工作的一种考虑。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