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物联网 > 技术 >

2.4GHz移动支付方案成本超13.56MHz将近8倍(2)

来源:21世纪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11-08 12:14 
核心提示:虽然各方都已经推出了相应的支付产品,但是谁都没有绝对的影响力,仅限于小范围的试点。产业链上的主导权未明、标准未定是阻碍发展的主要原因。刘勇称。 这个主导权与标准,指的就是以银联为代表的13.56MHz与移动的

“虽然各方都已经推出了相应的支付产品,但是谁都没有绝对的影响力,仅限于小范围的试点。产业链上的主导权未明、标准未定是阻碍发展的主要原因。”刘勇称。

这个“主导权”与“标准”,指的就是以银联为代表的13.56MHz与移动的2.4GHz的支付标准之争。

如今,在13.56MHz的标准下合作,恐怕是双方唯一的选择。

中移动的妥协

从普通手机到智能机再到NFC手机,运营商的欲望越来越多,想要担任的角色也愈发丰富。尽管有着强大的网络通信优势,但在支付领域,运营商作为“新兵”面临的困局重重。

2011年12月31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终于获得了第三批支付牌照,但此时的支付市场早已硝烟弥漫、格局初定。

“在小额支付领域,运营商面临着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冲击;在电子商务领域,又远远落后互联网企业;而在大额支付上,只有银行能够主导,运营商本身并在这样的环境下,尚处于雏形阶段的手机支付成为了运营商占领支付市场的“救命稻草”,尤其是拥有强大资金和绝对地位的中国移动,迫切的想要占领市场先机。

中移动入股浦发银行,正是布局手机金融业务的一步棋。

中国移动在今年3月10日宣布以298.01亿元人民币收购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增发的逾22亿股新股。交易完成后,中国移动将通过子公司广东移动持有浦发银行 20%股权。根据双方签署的战略合作备忘录,浦发银行和中国移动将在移动金融和移动电子商务上展开紧密合作,包括移动支付业务、移动银行卡业务、移动转账业务等。

“移动此次三个明确的方向:手机支付、移动银行卡和移动转账;同时,移动不会满足只与浦发合作,这会是个示范效应。”申万研究分析师表示。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想以一己之力的2.4GHz方案挑战国际标准的13.56MHz方案,中国移动面临着经济成本、制度成本与市场兼容问题的各方压力。

根据申万研究的报告显示,2.4GHz技术所需要的F-SIM目前单价105元/张,待技术成熟后最多降至50元;终端机器RF-POS的单价为2200元,铺设成本为1500元,只换机器读头的价格为400元左右。

相比之下,13.56MHz方案则可以先采用过渡方法处理,即贴片卡的方法。其单价仅需要20元,即便是之后的NFC芯片内置方式,也只需要50元;加装 POS读头为150元左右。也就是说,同样发展1亿用户,200万受理终端,2.4GHz方案至少需要60亿元,最多需要174亿元;13.56MHz方案则至少需要23亿元,最多需要53亿元。两种方案之间的最大价格差达到了7.5倍之多。

更重要的是,银行的POS机作为终端已经铺设完善,运用在NFC上只需升级即可。

“POS机只支持13.56MHz,这既是国际标准,也是大势所趋。2.4GHz的超市不能用、公交也不能用,中国移动能用它做什么呢?”刘勇称。

与银联的妥协成为了中国移动的唯一选择。事实上,移动在入股浦发之后推出的手机,被业内人士看为中国移动加入13.56MHz阵营的信号。

今年6月18日,浦发银行联合中国移动推出战略合作产品,其中就包括了中国移动浦发银行联名卡及后期演进产品NFC手机。当时有分析指出,中国移动明确提出NFC手机的推出进展,而2.4Ghz相关产品的进展并未提及,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双方标准之争已得到统一。

刘勇称,移动在采用如果也采用13.56MHz的标准后,将在小额支付和大额支付两个层面上与银联体系实现对接。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中国移动在里面抽多少钱的好处费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互联网分析师对21世纪网称。

“毕竟是移动的收费平台,银联不可能自己开发运营网络,所以接下来就是分成比例的问题。”上述分析师表示。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