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外交震撼世界
“文物展览为观众打开了通向一个陌生世界的道路”;“在我们看到这些艺术品和文物时,我们将记得中国过去的伟大,并预见到团结、和平与友好的世界即将来临”……上世纪70年代,持续5年,先后在法国、日本、英国、美国、菲律宾、澳大利亚等15个国家(地区)展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为中国在西方世界赢得了诸多赞誉。而今,中国的文物对外交流已走过了40年。
“文物外交”紧随“乒乓外交”
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文博事业因“文革”受到极大的冲击。为了改变当时中国外交在国际上的孤立局面,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运筹下,实现了到中国的历史性访问,中断了20多年的中美外交关系开始解冻。
同一时间内,应邀来访的法国议会代表团向中方提出,希望中国能去巴黎举办一个出土文物展,周总理表示同意。于是,继“乒乓外交”后,“文物外交”的战略思路开始酝酿。
在1968年考古发现金缕玉衣,1969年发现铜奔马之后,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开始发掘,一具保存了两千年的古尸呈现在世人面前,这一发现轰动了世界。同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同时出土了《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孙武与孙膑是否为同一个人”的千年悬案告破,国内外学术界为之雀跃。一场前所未有的地下文物大发现,出现在了上世纪70年代。
为了向世界介绍新中国文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通过文物外交的方式展示中国古代文明的魅力。1971年7月24日,周总理批准郭沫若《关于到国外举办“中国出土文物展览”的报告》,并很快成立了展览筹备小组。国务院副秘书长吴庆彤任组长,王冶秋任副组长,夏鼐、王仲殊为成员。8月,国务院发出“关于选送文物到国外展览的通知”。由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选择建国以来出土文物精粹2000件左右,编写中外文说明。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至1973年1月,专门负责国家对外文物展览工作的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工作委员会、出土文物展览工作室成立(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的前身)。为出国展览而从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挑选出来的出土文物精品有600多件。展品包括从60万年前的“蓝田人”到13至14世纪的元大都出土文物,主要表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人民的智慧创造。
5月8日,新中国成立后首个文物出国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在法国巴黎开幕,展品385件。时任法国外交部长米歇尔·若贝尔、文化部长莫里斯·德律翁等出席开幕式。这次展览历时4个月,观众达36万余人。
6月8日起,“出土文物展览”的另一批236件展品相继在日本东京和京都展出。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出席了在东京的开幕式并讲话。展览历时4个月,观众43万人。
中方与美方据理力争
著名文博专家罗哲文先生今年87岁。罗老告诉《世界新闻报·鉴赏中国》周刊记者,1973年6月,为迎接中日邦交正常化一周年,他参加了由首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带队的赴日“出土文物展”。“日本观众对来自中国的文物如痴如醉,那个年代很多国家对社会主义中国不了解,甚至传说中国人破坏文物。展览粉碎了这种谣言,对树立新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是很有帮助的。”
首站即赴巴黎参展的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的金缕玉衣
另一位文博界泰斗、故宫博物院著名陶瓷专家耿宝昌,不仅参加了部分出国展,更是那次展览首站巴黎的中方唯一文物押运员。耿老告诉记者,1975年初,“出土文物展”在华盛顿成功展出3个月后,他随同中方文物工作组赶往在美国展出的第二站堪萨斯市,开始在那里的纳尔逊艺术博物馆进行筹备布展。
纳尔逊博物馆在美国以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著称。耿宝昌和同事们在馆内考察布展情况时,发现了来自中国的一件国宝《文昭皇后礼佛图》。“礼佛图”是中国龙门石窟艺术价值最高的石雕作品之一,上世纪30年代,被人从石壁上凿下,盗卖至海外。最终“礼佛图”被收藏于纳尔逊艺术博物馆,成为该馆引以为傲的中国文物,被展放在馆内的显眼之处。见此情形,前来筹备布展的中方代表立即向博物馆提出严正交涉。
中方要求博物馆立刻撤掉《文昭皇后礼佛图》,否则中国的文物不予开箱布展。中方代表一再表示,在事关国家利益的事情上,他们的立场不会改变。纳尔逊博物馆最终做出妥协,将《文昭皇后礼佛图》用木板全部遮盖起来。
今年86岁的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于坚,1978年9月起曾担任过国家文物局出国文物展览工作室副主任。1980年5月,于坚率团赴丹麦哥本哈根举办《中国古代艺术珍宝展览》。在接受《世界新闻报·鉴赏中国》周刊记者采访时,于坚说,那是丹麦有史以来第一次举办有关中国文物的展览,而当时的热烈程度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不仅丹麦首相耶恩森出席了开幕式,女王玛格丽特夫妇也参观了展览,且参观人数空前。
于老回忆,当年展出的是我国汉、唐时期的文物。在开幕酒会上,丹麦首相表示,看到中国一千多年前的文物,他非常震撼,他说,“在六七世纪的时候,我们丹麦人还生活在树上呢,而中国的文化居然已经发达到如此程度!”
这个展览随后又分别去瑞士苏黎世艺术博物馆、联邦德国柏林东亚艺术博物馆、比利时布鲁塞尔艺术宫展出,直至1982年4月结束,在外展出近两年,观众98万多人。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